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印江視窗>>聚焦印江

山村興產業 增收有渠道

印江生態精細化建設成效顯著

2021年08月11日09:19 |
小字號

行走在印江廣袤大地,山鄉田野生機盎然,一幅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正徐徐展開。農機穿梭寬廣肥沃的田間,奏響著致富曲,村民開著觀光車在壩區上班,處處能聽到田野巨變的聲音,這是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取得實效的生動實踐。

近年來,印江圍繞“2+N”產業布局,持續做大做強生態茶、食用菌2個主導產業,做優做特精品水果、中藥材等N個特色產業,實現荒山變金山、菜園變農場、小田變大壩,多渠道串起群眾的“錢袋子”,有效破解了困擾印江“三農”發展的瓶頸,推進農業現代化,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荒山變金山,抱團有“錢”途

在印江,有這樣一個山村,由村民自種自吃傳統小農作物發展成茶葉專業村,從單打獨斗到“一盤棋”抱團取暖,這裡的茶被奉為“國茶”。

過去,這裡並沒有郁郁蔥蔥的茶園,祖祖輩輩以傳統農業為主,以刀耕火種的勞作方式,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產品難以變成商品。

“多年前,我們就是搞點傳統農業,種點苞谷、洋芋,遇到大天干解決溫飽都困難。”湄坨村群眾李世法坦言。

上世紀80年代,該村黨支部和上山下鄉知青在1987年帶領群眾種植茶葉600畝,村裡有了第一片茶園。

勤勞朴實的李世法和家人商量后決定先種十幾畝茶試試,見效后他收獲了第一桶金。初嘗甜頭,他便建起小型茶葉加工廠,又租賃其他村民土地,擴大茶園面積。

2017年以來,湄坨村集體出資160萬元,楠星村集體出資140萬元,聯合收購了省級龍頭企業銀輝茶葉有限公司,將散戶的茶園全部流轉到各村集體經濟專業合作社經營管理,並新建加工廠房,新增茶葉加工生產線,提升加工產能,提高茶青下樹率。2020年茶葉產值超過1000萬元,實現人均純收入突破1萬元。

“我們通過把微型企業、大戶、茶農全部整合,實行‘五統一’,推進了茶產業轉型升級,輻射帶動冷水溪、楠星、塘房嶺等16個種茶村、8家茶葉加工企業近萬畝茶園,實現群眾共同增收致富。”纏溪鎮湄坨村支部書記、銀輝茶葉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李文志說。

湄坨村茶葉蝶變升級之路只是印江茶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該縣以股份制龍頭企業為統領,由宏源公司主要負責資金籌集、產品研發和標准制定、包裝設計制作、品牌打造,並以市場“五統一”為抓手,形成集“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一體化經營、產供銷結合”為一體的發展新模式,提高了梵淨山茶的市場佔有率和品牌競爭力,促進茶葉銷售渠道多元化發展,茶葉產品銷量不斷提升,推進全縣茶產業向“標准化、品牌化、規模化”高質量發展,片片小茶葉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黃金葉”。目前,該縣共有生態茶園26.5萬畝,其中投產茶園22.21萬畝。

菜園變農場,農民實惠多

走進朗溪鎮河西生態智慧農場,一袋袋菌棒整齊排列,一個個菇蕾含苞待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每天上午8點,農場管理員陳艷和往常一樣,穿著工作服、開著農場觀光車、哼著小曲在基地來回穿梭,有序組織村民進行田間管理。

陳艷家在農場附近的朗溪鎮朗溪村,她說,過去,村裡大部分人家都是零零散散在自家地裡種點蔬菜拿到街上去賣維持生計,收入微薄。

該縣按照“農業工業化、農民工人化、生產精細化、管理現代化、產業市場化”的要求,通過引進貴州省梵天菌業有限公司,在朗溪鎮河西村發展食用菌80萬棒,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實現由農戶分散種植向企業規模化發展轉變,助村民們奔向新生活。

得益於食用菌基地落地發展,陳艷便在家門口過起了上班族的生活,每天按時上班,到點下班。

“現在每天上班8個小時,中午和晚上還能回家照顧家庭,一個月工資3000元,不像父輩那樣起早貪黑、肩挑背磨而且還掙不到錢。”陳艷滿意地說。

河西生態智慧農場採取“龍頭企業+村集體+農戶”的方式,通過企業構建行業領先的以菌種培育、菌菇種植、菌菇精深加工、廢菌包綜合利用及市場營銷為核心的生產鏈,由村集體從村民手中流轉土地、提供就業崗位等方式促進群眾增收。同時,企業與村集體建立利益聯結機制,按照項目投入總額的5%進行分紅,可增加村集體經濟15萬元左右,從而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惠及河西村700多戶農戶。

“之前散戶發展蔬菜,市場競爭力不強,收入沒有保障,通過引進企業規范化經營,確保了產業可持續發展,既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又增加了農戶土地流轉金和務工收入,確保了本地農戶穩定就業和持續增收。”朗溪鎮黨委委員、 副鎮長付雨說。

如今,印江以木黃食用菌園區為重點,推進東線黑木耳產業帶、北線香菇產業帶、南線林下食用菌產業帶,推廣“梵天菌業+”“同發+”“印龍+”,實現了“千戶萬菇”產值匯集。全縣已建成食用菌菌棒加工生產基地20個、生產線22條、食用菌標准化生產大棚70多萬平方米,建立了貴州省梵天菌業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菌種研發中心和菌農培訓中心,全縣食用菌產業發展不斷提質增效,帶動更多群眾持續增收致富。

小田變大壩,土地生金銀

走進木黃鎮新民壩區,綠油油的蔬菜基地一望無際,和村庄構成一幅優美的田園風光圖。

壩區內榮光村71歲的村民郭生定每天都在壩區蔬菜基地務工。“前些年這裡有三四百塊地塊,各塊地收益少得可憐,現在這一塊地的收入不知要高出好幾倍!”郭生定感嘆道。

2019年,該縣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生產條件,引進貴州梵淨田園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在木黃鎮新民壩區打造5000畝高標准蔬菜保供基地項目。公司將分散土地進行集中整治,通過高標准農田建設,將原來的400塊小地塊整理成現在的20塊,讓小田變大壩,並配套完善機耕道、噴灌管道、生態水池、冷庫等高標准蔬菜基地設備,跳出傳統農業束縛,轉向現代化、標准化、規模化種植,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讓壩區農民過上更加富裕的生活。

通過採取“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土地出租+分紅+用工”的利益鏈接機制,統一流轉新光、榮光、烏巢3個村600余戶村民2200畝土地,由公司一次性付清群眾3年的土地租金。

郭生定把自家10畝地流轉給壩區后,不但領到了土地流轉租金,還與公司簽訂勞務合同,不愁年齡大在外找不到活做,安心在壩區打工掙錢看家兩不誤。

就這樣,印江13個壩區的群眾和郭生定一樣,不僅是土地變化的見証者,更是壩區建設的直接受益人。

據貴州梵淨田園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董虎軍介紹,自2019年以來,公司已支付務工費用共計730萬元,支付土地租金共計429萬元,壩區產業真正成了富民產業。

2020年,印江成功創建像新民這樣的達標以上壩區13個,全縣13個500畝以上壩區通過推廣間套復種、水旱輪作、油蔬輪作、果+禽、果+蔬、茶+模式,集中連片因地制宜發展食用菌、蔬菜、水產養殖等,通過推廣“一年多季、一田多用、一業多效”,進一步提高了土地的產出效益,逐步實現小田變大壩,土地生金銀,讓半沉睡和沉睡土地重新煥發生機,讓印江農民徹底擺脫千百年來“小農經濟”的束縛。

目前,印江13個壩區總種植面積14539畝,畝產8550元以上,實現9個鄉鎮(街道)55個村5800戶6000多人就業增收。

來源:銅仁日報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