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教育傳幫帶 向上家風成風范
——記貴州省文明家庭郭忠華家庭

“嘔心瀝血殫精竭慮耕讀傳家久 見賢思齊孝老愛親文明繼世長”,8月5日,記者走進開陽縣紫興街道頂方村郭家寨郭忠華家,堂屋大門上的一副紅色對聯引人注目。“我們家50年來每年春節都要貼上自己寫的對聯。今年春節我寫下的這副對聯,不僅是抒發感恩父母養育的情懷,更是對傳承良好家風的自勉。”郭忠華的次子郭維祥說。
85歲的郭忠華一直非常重視子女的文化教育,堅持從嚴管教、訓導子女從小遵紀守法、愛國愛家、感恩奮進。如今,他的5個兒女早已成家立業,曾經的7口之家逐漸發展成一個27口人的四世同堂大家庭,家人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過著“小家和睦、大家和諧”的幸福生活。
郭忠華在對待子女的教育上可謂煞費苦心、殫精竭慮。他堅持從嚴管教,鞭策子女刻苦讀書,自己則想盡辦法供子女求學。在生活中,教導子女養成勤儉節約、講究衛生、與鄰為善、熱心公益、積極向上的良好品德。
郭忠華的妻子盧碧珍已86歲,是一位為家庭為兒女傾注全部心血的母親。年輕時,她和丈夫一起起早貪黑、披星戴月地勞作,以維持家庭的正常生活。她不善言辭,但深知知識的重要,為了讓孩子們讀書成才,柔弱的她幾乎攬下了所有的家務活、農活。在兒女們的生活上,她更是照顧得周到細致,井井有條。
1977年,長子郭維坤在縣城高中畢業后,選擇在本地村小學代課任教,同時兼顧農活,帶動引導二妹和三個弟弟努力讀書。次子郭維祥為了減輕家庭負擔,早日分擔家庭責任,選擇免學費、生活費,包分配工作的師范學校就讀,1986年畢業后在縣城工作,把哥哥姐姐的5個孩子接到身邊一起生活,精心輔導他們學習,激勵他們為“夢想”拼搏。
就這樣,這個大家庭在無形中形成了比學趕超的氛圍,子女們陸續通過學習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孫輩們也不甘示弱,個個立志成才、發奮圖強、品學兼優。如今,27名家庭成員中,有6人是碩士、博士學歷,6人有本科學歷,其中9人是黨員。
通過凝心聚力的“傳、幫、帶”,郭忠華大家庭的成員們相互關心、相互支持、相互理解、同舟共濟。“在各自的工作中,大家既愛崗敬業、默默耕耘,又互相激勵、互相競爭、共同提升。在家庭教育中,不計私利、自律自省,注重自身涵養和言傳身教的潛移默化,特別是家庭大局觀的樹立,成為子女后代成長的重要養分。”郭維祥說。
“看到每個小家庭都夫妻恩愛、孝敬公婆、善待岳父母、和睦團結,做到有喜事同分享、有難事互幫助,我們幾十年的辛苦很值得。”郭忠華說。
家風正則行得正,家風淳則風氣淳。郭忠華在重視教育,努力培養子女成才方面的榜樣力量,對周邊村寨、街道社區的群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引領作用,他家是當地聞名的文明家庭典型示范戶。
2020年12月,郭忠華家庭榮獲“第二屆貴州省文明家庭”稱號。(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彭剛剛 實習記者 王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