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優秀共產黨員熊永琴:
把汗水洒向廣闊土地

7月底,黔南州農業科學研究院高級農藝師熊永琴和同事來到平塘縣平舟鎮董聯村,為農戶開展農藥減量增效、安全用藥技術、水稻重大病虫害綠色防控與統防統治技術培訓,並在現場使用無人機飛防。
“眼下,水稻處於始穗期,正是防治穗頸瘟等病害的最佳時期,為有效控制稻田病虫災害,保障糧食增產增收,我們近期已完成水稻統防統治2300畝,並將持續開展此項工作。”熊永琴說。
奔走田間地頭為群眾提供服務、解決難題,對於長期在“三農”一線工作的熊永琴來說,再平常不過了。在近幾年的脫貧攻堅戰場,她更是長期吃住在村。
2017年8月,時任平塘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的熊永琴,被派駐到全省20個極貧鄉鎮之一的大塘鎮新場村擔任第一書記。
“摸清底數,掌握情況。”這是做扶貧工作的首要任務,剛到新場村,熊永琴就給自己限定了時間:1個月內要走訪完全村431戶農戶,重點是318戶貧困戶。
在走訪過程中,熊永琴了解到全村18個組僅5個組通水泥硬化路,且橫穿新場村10個組的團長公路年久失修,破爛不堪,遇上下雨天,全村一半的地方好幾天車都進不去。
長期交通落后,群眾出行困難,更談不上發展。熊永琴開始和村“兩委”謀劃修路。聽到要修路,群眾熱情高漲,可項目審批下來后涉及征用田地問題,大家又開始退縮了。
特別是在修通組路時,其中一段要經過村民羅永忠戶的責任田,他的情緒很激動,不願意讓出來,工程就這樣停了下來。
沒有辦法,熊永琴隻能登門拜訪,一次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三次……直到第六次再去時,羅永忠才選擇了退讓。
路修通了,群眾方便了,羅永忠有些慚愧地說:“多虧工作人員的耐心,要是當初幾次談不成就放棄了,現在我們就沒有好路走了。”
駐村以來,熊永琴累計帶領村民修建通組路16條,長度60公裡,新建廣場兩座,串戶路硬化35109平方米、庭院整治硬化面積2661平方米。
不僅如此,幾年來,熊永琴還通過爭取項目扶持建成村集體經濟糧油加工廠1個、食用菌大棚17個﹔先后引進和推廣特色優質米、紅香米、黑米的種植和銷售,為全村增加年產值40余萬元﹔320戶建檔立卡戶實現100%產業覆蓋、100%項目利益聯結。
如今,熊永琴雖然離開了新場村,但她依然心系群眾。她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三農’工作者,就是要把汗水洒向更廣闊的土地。”
前不久,熊永琴被授予“全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她說:“我將以此為新起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敢為人先、接續奮斗,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征程中再立新功。”(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陳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