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地方聯播

吃掉廚余垃圾變飼料

“一隻虫”打通循環養殖

2021年08月06日08:58 | 來源:貴州日報
小字號

“1噸黑水虻,可分解5至6噸的餐廚垃圾和禽畜糞便,黑水虻蛋白質含量非常高,又可以拿來喂雞鴨魚鵝。”7月28日,在望謨縣王母街道敢賴村黑水虻養殖基地,負責人余大剛提到自己這項變廢為寶的創業時說。

借助國家易地扶貧搬遷政策,余大剛從望謨縣打易鎮絞棚村搬出,安居在望謨縣城安置點蟠桃園社區。搬出大山后,余大剛便積極努力尋找致富項目。

經過一番考察,他發現腐生性昆虫黑水虻能夠通過分解禽畜糞便和生活垃圾,在體內轉化為具有高價值的動物蛋白,因此又可以作為養殖飼料,有很大發展前景。

於是,余大剛決定養殖黑水虻,並成立貴州虻養殖有限公司。

“決定創業項目后,我還專門到山東學習黑水虻的養殖技術。從今年3月正式投產以來,基地的產品供不應求,目前已帶動6戶新市民就業。”余大剛說。

據悉,該基地銷售的產品分別是黑水虻和黑水虻的虫卵,截至目前,各銷售了30萬公斤和250公斤。除了周邊的客戶外,還有不少外地客戶通過基地的網店下單。

“武定芬,有位老客戶要了0.75公斤黑水虻虫卵,你按訂單上的地址寄過去。”這天早上7點多,余大剛就接到了新訂單,並招呼基地技術員武定芬為客戶郵寄。

“這批虫卵是客戶臨時提出採購的,每公斤800元,比正常預約的價格要高一些。他們買回后放置在禽畜糞便中,經過一段時間就能長成可以作為養殖飼料的黑水虻。”余大剛介紹。

“我每天到基地的養殖大棚后,主要是看產卵的情況。這段時間天氣熱,要特別注意溫度。在這務工,每月除了3000元固定工資外,還有提成。”武定芬說。

“目前的市場前景很好,我們正在修建第二個養殖大棚。”談及下一步,余大剛一邊用黑水虻給散養的土雞喂食一邊說。(望謨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岑志福 況穎)

(責編:李永馨(實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