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貴州要聞

貴州金沙:水美岸綠 環境清新

2021年07月12日16:15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走進貴州省畢節市金沙縣沙土鎮新愛村,一排排蜂箱沿著山坡擺放,成群結隊的蜜蜂在蜂箱之間來回飛舞,村民羅應永正戴著防蜂面罩,逐一打開蜂箱查看蜂群長勢情況。羅應永曾經是在烏江庫區發展養殖的漁民,2018年他在政府的動員下退出網箱養魚行業,利用岸邊林下資源發展起蜜蜂養殖。“把網箱拆除了,就沒多大污染了,現在養蜂年收入達到5萬元,烏江水體恢復了清澈。”羅應永高興地說。

金沙縣地處烏江庫區北岸,水域面積達1.2萬畝,是地處長江上游烏江和赤水河兩大支流流經的重要區域,是長江上游重要的生態保護屏障涵養區。上世紀末,當地群眾利用烏江水域發展網箱養殖,雖然群眾有了一定的收入,但網箱養殖帶來了水體污染和航道安全隱患。2017年,金沙縣根據省、市統一安排,開始對烏江庫區水域網箱進行全面拆除,並兌付漁民各類補助資金7747萬元,順利拆除330戶1357.82畝養殖網箱。為保護漁民轉產后不受損失,該縣相關部門積極創造條件,幫助100戶400余名漁民在網箱拆除后上岸發展新的產業。

整治后綠水交融的金沙縣烏江庫區。何志剛攝

7月4日,在馬路鄉清坪村,挂著果實的核桃樹隨處可見,隨風擺動。馬路鄉作為赤水河流域上游的重要區域,從2000年以來,該鄉動員群眾發展了3萬畝核桃種植。“核桃種植既保護了赤水河的生態資源,又為群眾找到增收門路。”馬路鄉林業環保站負責人宋維全介紹。

在金沙縣清池鎮大壩村,張氏茶庄負責人張德勇定期到茶葉基地檢查茶樹長勢,組織群眾對茶葉進行管護。2006年以來,張德勇投資50多萬元種植了500畝茶園,建起茶葉加工廠,每年收入達到200余萬元,帶動農民增收40余萬元。“在老家發展茶葉基地,既能為群眾增收作點貢獻,又有利於赤水河生態環境的保護。”張德勇說。

為保護赤水河生態資源,金沙縣在赤水河流域涉及范圍內禁止新建白酒、煤礦和其他礦產採選類等易造成水體污染的項目,整合生態項目資金,種植核桃、茶葉,經果林等經濟林10萬畝,綠化荒山近10萬畝,減輕了水土流失等生態災害,推進了土地綠化進程,生態文明理念得到充分的踐行。

7月5日,雨后的金沙縣新化鄉新龍村雲霧繚繞,漫山遍野的花草、樹木宛如一幅水墨畫。新龍村曾經因採礦而變得千瘡百孔、給當地生態造成極大破壞。2013年當地政府組織煤礦實施治理工程,共計恢復林地1300畝,復綠面積1566畝,栽種各種樹苗35萬株。新化鄉黨委書記李才忠說:“礦山治理不僅極大改善了生態環境,昔日讓人頭疼的廢礦坑如今也已經變成綠色寶庫。”

目前,金沙縣已實施了7個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項目,治理面積達520公頃,全部恢復種植蔬菜、經果林、中藥材、草坡等綠色植物,實現了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的有機融合,讓工礦廢棄區變成金山銀山。

金沙縣堅持鐵腕治污,抓好中央、省委生態環保督察及“回頭看”反饋問題和信訪問題整改,抓好揚塵、工礦企業、燃煤及油煙污染治理。建成環境大數據監控平台,強化空氣污染源頭管控,縣城空氣優良天數保持在96.5%以上。建設污水處理廠、完善垃圾收運系統,完成23個千人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整治,實現縣域河流地表水監測斷面和飲用水達標率100%,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85%以上,醫療廢物處置率達100%。 (圖/文 陳亮)

(責編:李永馨(實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