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岑鞏:從制種大縣邁向制種強縣

糧安天下,種鑄基石。貴州省岑鞏縣搶抓國家“打好種業翻身仗”“藏糧於地、藏糧於技”等戰略機遇,錨定種業強縣目標,圍繞“四新”主攻“四化”新思路,政企同心同向,內培外引並舉,以高質量發展為統攬,解好產業鏈條延伸“扣子”,著力提高制種產業規模化、標准化、品牌化水平,促進全縣從制種大縣向種業強縣轉變。
位於岑鞏縣注溪鎮周坪雜交水稻制種高效生態農業示范園內的水稻品種展示評價暨“看禾選種”基地。
盛夏時節,岑鞏縣的雜交水稻制種產業逐步進入了拔節孕穗期,在岑鞏縣思旸鎮磨寨村雜交水稻制種基地,66歲的技術員杜芳明每天都忙碌在田間地頭,查看水稻父母本的幼穗分化發育進程,以便及時准確預測花期,及時採取相應管理調控措施。
“這時期是水稻生殖生長的關鍵時期,此時的田間管理直接影響水稻的產量。”杜芳明說,科學指導制種農戶做好拔節孕穗期的田間管理,能確保水稻安全孕穗、出穗、結實,實現優質高產。作為有著20多年“工齡”的老技術員,杜芳明曾經到孟加拉、印度尼西亞等國指導制種產業,對岑鞏雜交水稻制種產業從小到大、從分散布局走向集中連片帶來的技術指導壓力也感觸頗深。“以前是散戶多,技術指導要家家戶戶走到位,工作量大。現在土地流轉后,制種大戶多了,勞動力又跟不上,田間管理難以到位。” 為保障制種產量和質量“雙豐收”,技術員必須在整個農業生產過程中,深入一線跟蹤指導,並督促制種農戶嚴格按照時間節點和相應的技術標准抓好產業管理,確保產業穩產豐產、長效發展。
岑鞏縣注溪鎮周坪雜交水稻制種高效生態農業示范園核心區一角(無人機拍攝)。
依托資源稟賦,岑鞏縣從1976開始發展雜交水稻制種產業,45年的堅守,岑鞏縣換來“國家級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基地縣”“國家級制種基地獎補大縣”等授牌命名和政策支持。 2021年,岑鞏縣落實雜交水稻制種面積3.22萬畝,生產品種78個,涉及全縣9個鄉鎮67個村,有制種大戶177戶。產業全面形成集中連片規模效應的同時,農業機械化程度較低、產品品牌力不足、附加值不高等短板,成為了產業提質增效的“瓶頸”。為鞏固提升“國字號”產業效益,岑鞏縣以龍頭企業為引領,實施了種業扶優提質培育工程、種業生產能力提升工程、雜交水稻育種基礎科研工程等,促進產業由粗放向集約轉變,由傳統向現代轉變。
貴州楷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岑鞏深耕雜交水稻制種產業20余年,雜交水稻制種面積從最初的2000余畝,增加到了現在的13000余畝,產業覆蓋了思旸、注溪、龍田、大有、天星、水尾、羊橋、凱本、平庄9個鄉鎮,雜交水稻種子年產量佔到了全縣的“半壁江山”。 今年,該公司在岑鞏縣周坪雜交水稻制種高效生態農業示范園區實施了全省唯一的雜交水稻品種集中展示暨“看禾選種”項目,全國40多家制種企業提供的164個集中展示品種“同台競技”,200畝的展示面積,全部實行規范化栽培技術,採用綠色防控技術措施,實行機械化農作,以良種良法科技示范效果引導和優化品種布局,發揮優良品種對農業生產的增產增效作用。
岑鞏縣注溪鎮周坪雜交水稻制種高效生態農業示范園,植保無人機在噴洒農藥(無人機拍攝)。
“省、州農業主管部門將組織全國的制種企業和西南五省的經銷商來我們這‘看禾選種’,並為‘農企對接’搭橋,我們企業也會根據市場需求導向來安排種植品種和面積,促進雜交水稻制種產業提質增效,實現農戶、企業、政府同心協力共保糧食安全。”貴州楷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陳龍說,為筑牢糧食安全基石,保障糧食生產安全,目前,企業主要是從品牌化、機械化、信息化三個方面著力,以農民持續增收為目標,以深入實施品牌強農戰略為引領,實行“機耕、機插、機防、機收”全程機械化,並通過大數據分析土壤肥力、開展病虫防治等,全面提升農業機械化作業、科技化支撐、信息化管理、綠色化發展水平,促進產業提質增效、企業降本增收、農戶增產增收。
從2021年開始,岑鞏縣引進全國前十強廣西兆和種業公司實施3年6萬畝行動計劃,大力推廣種植“網紅爆款”“又香優”系列優勢品種,著力實現從過去多品種向以“又香優”暢銷品種為主的大突破。在與廣西兆和實施種業3年行動計劃的基礎上,雙方深化政企戰略合作,共同出資在岑鞏實施雜交水稻制種“育繁推”一體化項目,該項目獲得農業農村部對岑鞏縣國家級雜交水稻制種基地2.5億元專項財政資金扶持,全縣雜交水稻制種產業將就地實現制種研發、生產、加工、倉儲、銷售全產業鏈發展,促進企業增效、農民增收、產業興旺。
岑鞏縣注溪鎮周坪雜交水稻制種高效生態農業示范園,農技人員在田間作技術指導。
“由廣西兆和種業公司與岑鞏平台公司、本地制種企業、專業合作社共同組建的股份制公司,目前公司的廠房已開始動工,預計在年底可以投入使用。”岑鞏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田家先說,公司建成投產后將為岑鞏種業“育繁推”一體化打下良好基礎,有助於增加種業產業附加值,為岑鞏從制種大縣邁向制種強縣打下堅實的基礎。
同時,通過採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經營模式,建立全流程技術服務保障,推行雜交水稻制種“基本保險+補充保險”政策全覆蓋,打造“訂單生產+產品加工”鏈條,並建立賠償機制等,岑鞏縣的雜交水稻制種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吸引了年輕人參與農業產業發展。
“去年我大伯種了80畝,效益很不錯,今年我了解到國家對這一塊的扶持力度比往年更大,今年也回來種了50畝。”29歲的姚烽之前一直在外務工,看好雜交水稻制種產業的發展前景,今年,姚烽也回到家鄉發展了雜交水稻制種產業。
岑鞏縣注溪鎮周坪雜交水稻制種高效生態農業示范園,貴州省水稻品種展示評價暨“看禾選種”基地展示的水稻品種。
通過多年培育,目前岑鞏縣雜交水稻制種農戶達1040戶,培育制種“土專家”85人,近20名“土專家”先后受種子企業委派到印尼、孟加拉、尼日利亞等國家指導制種,有制種農民技術員295人,全縣有專業大戶200余戶,專業合作社32家。通過土地流轉、產業務工等,雜交水稻制種產業帶動周邊群眾就業1萬余人次。
2021年,岑鞏縣有雜交水稻種子生產主體7家,全縣3.2萬余畝雜交水稻種子產值將達1.2億元,加工后產值預計達2.4億元。(圖/文 何曉燕、周燕、陳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