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社貴州分社 社長馬躍峰往日報道貴州工作期間報道集
人民日報社貴州分社 採編主任黃 嫻往日報道個人報道集
人民日報社貴州分社 記者程 煥往日報道個人報道集
人民日報社貴州分社 記者蘇 濱往日報道個人報道集
人民日報社貴州分社 記者陳雋逸往日報道個人報道集
沿二十八道拐的盤山路輾轉下行,壁立千仞的懸崖之下,便是貴州畢節黔西市新仁苗族鄉化屋村。 這個曾經的深度貧困村,近年來憑借烏江源百裡畫廊的自然風光、苗族村寨的獨特資源,干部群眾一起奮斗,甩掉了貧困帽子,…
2018年7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對畢節試驗區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著力推動綠色發展、人力資源開發、體制機制創新,努力把畢節試驗區建設成為貫徹新發展理念的示范區”。 畢節市曾是我國西部貧困地區的典型…
炎炎夏日,爽爽貴陽。一場盛會,讓各方目光匯聚於此。 7月8日至9日,2023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如約而至。本屆論壇圍繞“共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推進綠色低碳發展”主題,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
2023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於7月8日至9日在貴州省貴陽市舉辦,本屆論壇以“共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為主題。 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是我國唯一以生態文明為主題的國家級國際性論壇…
本報貴陽7月8日電 (記者馬躍峰、汪志球、程煥)山高林密、雲霧繚繞,方圓775平方公裡的貴州梵淨山世界自然遺產地區域,是瀕危物種黔金絲猴的棲息地。今年以來,梵淨山下的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鬆桃苗族自治…
梵淨山上,層巒疊嶂,雲海翻涌,四方游客爭相打卡﹔赤水河畔,水清岸秀,瓜果飄香,沿河群眾以“綠”生財﹔苗嶺深處,山林如海,點綠成金,林下經濟創新拓展…… 2023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即將舉辦,今年論壇…
2020年以來,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速143%,研發經費年均增速超70%,技術合同成交額年均增速超187%。在260平方公裡的轄區,集聚了海康威視、大華、超聚變等近600家高新技術企業,逾千家科…
核心閱讀 近日,中辦、國辦印發《關於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的意見》,提出加快城鎮學校擴容增位,切實解決人口集中流入地區教育資源供需矛盾。近年來,河南鄭州部分地區人口規模持續增大,如何確保每…
引 子 一入太行,一路遠望,山如奔馬,倏忽而過。經河北省阜平縣城,向西40公裡,進入深山溝。公路蜿蜒,車上高崗,半山腰閃出一個廣場,迎客石上鐫刻著紅色大字——顧家台。 2012年12月29日下午,黨的…
2022年11月,中國文字博物館續建工程和漢字公園正式對外開放,標志著中國文字博物館全面建成。中國文字博物館續建工程由東館“徽文館”、西館“博文館”組成,功能上與主館“宣文館”形成補充,新增“漢字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