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

贵州农信反电诈宣传“有生气”“接地气”“聚人气”

2024年02月08日11:30 |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小字号

临近春节,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电信网络诈骗频次高发,严重危害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作为百姓银行的贵州农信思责任之重、行防范之事,创新开展防诈知识普及,通过建强“有生气”的反电诈宣传队伍,搭建“接地气”的反电诈宣讲平台,创建“聚人气”反电诈宣传矩阵,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汇聚力量。

反电诈宣传。

反电诈宣传。

建强“有生气”的反电诈宣传队伍

做好金融知识普及,关键在于人才,在于队伍。贵州农信以金融知识宣讲人才建设为引领,努力打造一支政治立场强,专业知识深厚、金融知识广博、深受群众欢迎的宣传队伍,着力解决反诈宣传中“照本宣科”“不求甚解”等问题,切实把案例讲鲜活,把知识讲彻底,将法律说清楚,真正让老百姓听得懂、学得会、记得住。

反电诈宣传。

反电诈宣传。

搭建“接地气”的反电诈宣传平台

贵州农信从满足群众需求和喜闻乐见形式入手,积极搭建立体化宣传平台,推动反电诈宣传阵地向群众家门口延伸,着力解决反电诈宣传脱离群众“一头热”,不分对象“一勺烩”等问题,不断提升反电诈宣传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精分客群宣传。贵州农信在全省成立多个金融服务小组,配合“开门红”营销活动,组织开好“四个会”(银政座谈会、银企座谈会、大客户座谈会、村民座谈会),切实做好“四宣传”(接站服务宣传、厅堂服务宣传、走访服务宣传、村村通服务宣传),深入基层开展客户回访,通过赠春联、唠家常等方式,讲授反诈知识,讲解反诈手段,提升防诈能力;巩固宣传阵地。贵州农信积极发挥“农村金融夜校”“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讲堂”等传统宣讲阵地作用,邀请专家、民警、社区志愿者以及农信宣讲团成员,开展各类反电诈宣传100余场;部分行社高管、支行行长(主任)积极发挥“头雁效应”,既做反电诈工作员,又当反电诈宣传员,走进田间地头、厂矿微企,“送教上门”“送课到村”,在反电诈宣传中讲百姓话、说身边案,受到群众欢迎;设立特色专区。积极发挥网点功能,贵州农信在2288个网点建立金融知识教育专区,打造“反诈主题银行”示范点,借助“当”案馆和“防诈主题墙”开展反诈宣传。同时将反诈知识宣传积极延伸,在全省1.23万个“信合村村通”助农取款点建立反诈宣传点,实现县乡村三级覆盖,近1.5万名农信宣教员活跃在山乡沃野,不断传授反电诈等金融知识。

反电诈宣传。

反电诈宣传。

创建“聚人气”反电诈宣传矩阵

贵州农信立足实际,不断丰富反电诈宣传载体,擦亮反电诈宣传品牌,采取“文艺+反诈+文化+网络”等形式,持续开展巡回式、网络式宣传,使反电诈知识在城乡基层持续传播长期回响,在润物细无声中传播金融知识,传递反诈信息,传授反诈技能,不断营造反电诈宣传的浓厚氛围。

巡回式“文艺宣传”让反电诈知识通俗易懂。贵州农信在持续强化反电诈宣传的同时,将反电诈知识融入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中,不断增强宣传的穿透力、感染力。在2023年成功举办25场“流动乡村小舞台”的基础上,2024年持续采取“反诈知识+文艺表演”的形式,组织开展“兔盈龙腾·农信黔行-乡亲邻里迎新春”系列活动,以“流动乡村小舞台”为载体,通过将小品、魔术、舞蹈等文艺形式融入反电诈知识,让反诈、防骗技能深入群众之心。春节前夕已在大方凤山、黔西锦绣社区以及瓮安猴场陆续开展,“家门口的反诈演出”让返乡人员守好“钱袋子”,让群众在文艺欣赏中了解反诈知识,感受新农村的新变化。沉浸式“互动宣传”让反电诈知识大众化。贵州农信借助点多面广人熟的地域优势,通过金融夜校、农信微喇叭、村民座谈会、助农流动服务等渠道,向群众普及《反诈法》内容,帮助群众树立依法合规使用账户意识,依托农信公众号、视频号、自助设备、村村通机具、黔农云平台、营业大厅多媒体设备播放防诈图文和惩戒案例,引导群众远离电信网络诈骗。网络式“云宣传”让反电诈知识实时化。依托农信网站、微信、视频号、网络学院等平台,贵州农信构建立体式反电诈传播矩阵,实现网上网下共享、线上线下互动。围绕反电诈制作精品视频、海报,发布警示案例,策划创意报道等,实现一次宣传、多种传播、随时可看;利用LED显示屏、宣传栏(墙)等开展广泛宣传,持续掀起反电诈宣传和群众学习热潮。

反电诈宣传。

反电诈宣传。

今后,贵州农信将继续贯彻反诈宣传长效机制,将反诈知识宣传融入日常服务中,尽好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文/图 时杰、刘柳)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