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本网原创

新春走基层丨贵州印江:土家村寨年味浓

人民网记者 涂敏
2024年02月05日08:13 |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小字号

2月3日,农历腊月二十四,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团龙村内张灯结彩,一片喜庆祥和。来自省内外的数百名游客慕名前来,沉浸式体验团龙村土家“过赶年”的传统习俗和浓浓年味。

航拍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团龙村。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

航拍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团龙村。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

寨门唢呐迎客,寨中大红灯笼高高挂起。磨豆腐、打糍粑、傩戏、“上刀山、下火海”绝技、“过赶年”情景剧接连上演,各类民俗展演让人目不暇接;米酒、罐罐茶、合和饭、长桌宴,各类美食一字排开让人流连忘返。

nEO_IMG_2 团龙村“幸福土家过赶年”活动现场,村民吹唢呐迎客。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

团龙村“幸福土家过赶年”活动现场,村民吹唢呐迎客。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

“这里的‘过赶年’太有意思了,谁能想到一个西南大山深处村寨的春节习俗和千里之外的东南沿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次近距离感受土家‘过赶年’的氛围,真的很震撼。”现场,一位广东籍游客说道。

团龙村“幸福土家过赶年”活动现场,游客品尝拦门酒。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

团龙村“幸福土家过赶年”活动现场,游客品尝拦门酒。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

“印江土家族人‘过赶年’起源于明朝嘉靖年间,当时东南沿海倭患不绝,朝廷为平定倭患,征调印江土兵限期前往东南沿海抗击倭寇。为不耽误征途,印江土家人纷纷提前过年团圆。后来,印江的土家族便有了过‘赶年’的习俗。”65岁的团龙村村民柴恩伦介绍道。

活动现场,村民在磨豆腐。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

活动现场,村民在磨豆腐。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

如今,印江土家族“过赶年”融入了传统和现代的文化元素,节日里的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成为土家人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也成为当地对外展示灿烂的土家文化,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的重要窗口与平台。

现场书写春联。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

现场书写春联。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

团龙村位于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距梵净山景区西大门6.7公里。该村完整保留了土家吊脚楼、风雨桥等土家族传统建筑,保留着过赶年、傩堂戏、花灯、山歌对唱、摆手舞等土家民俗活动,被誉为“天然土家民俗博物馆”。

活动现场表演的“过赶年”情景剧。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

活动现场表演的“过赶年”情景剧。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

“目前,印江计划以团龙村为核心,将从紫薇镇到梵净山西大门沿线所有的少数民族村寨,统筹打造成国家级旅游目的地,让游客在欣赏雄奇壮美的梵净山、感受多彩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促进当地百姓增收致富。”印江县文旅局副局长陈聪波对记者说道。

活动现场“上刀山”绝技展示。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

活动现场“上刀山”绝技展示。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

柴禾小院农家乐的饭桌上,农家饭菜香味四溢。“今年这个农家乐营业了四个月,营业额就达到十多万元。我计划明年把农家乐做得更大,这样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里。”今年返乡创业的村民柴文进说到他的农家乐时,眼里有光。

游客拍摄团龙村“赶年”盛况。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

游客拍摄团龙村“赶年”盛况。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

窗外,喧天的锣鼓还在继续,雪花飘洒在大红灯笼上,不一会就给灯笼穿上了银装。好一个瑞雪兆丰年。

(责编:敖嘉钰、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