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生态包袱”变“绿色财

近年来,习水深入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发展理念,坚持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并重,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治理路径,以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粪肥就地就近全量化还田利用为重点,以用促治、利用优先,促进粪肥低成本还田利用,实现变废为宝,资源化再利用的生态经济效应。
新年伊始,在良村镇吼滩村猕猴桃种植基地里,农户们正在为猕猴桃修枝剪杈、施肥,为来年丰产做好准备。刚刚过去的一年,该基地猕猴桃喜获丰收,产量和收入实现双提升。说起这些成效,基地负责人赵伦福连连夸赞:“这些都是得益于粪物的资源化中央循环利用。”2022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赵伦福的养猪场获得了八千米管道,并依托山上猕猴桃基地建设了猪粪阶梯式种养循环项目,不仅解决了猪场排污问题,也节省了一大笔肥料开销。“每年节省肥料投资大概12万元左右,种植出来的猕猴桃口感得到了许多消费者的认可。”
在赵伦福养殖厂外,几个白色的大桶格外显眼,这些桶里有的装有水,有的装有粪液。“整个畜牧业种养循环管网系统是由尿液沉淀池、田间储粪罐、田间排粪管网系统三部分组成。”习水县农业农村局环保专班负责人杨德志告诉笔者,良村镇吼滩村的粪污管道采用的是暗管,这样的暗管使用寿命可达15年。
“良村镇是习水生猪养殖大镇,目前存栏9万多头。以前的生猪养殖场因为没有建设种养循环,环保压力大、废物产量非常大,从2022年到2023年连续两年实施了33家种养循环之后,养殖大户就可以满负荷生产了。”良村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副主任任宏伟说道。
不仅农田干净整洁了,就连猪舍都焕然一新。在马临街道沔山村猪倌乐园养殖基地,猪倌乐园按照“科技+生态”的养殖理念,将微生物技术应用到猪食中,既可以增强肠胃蠕动功能,提高免疫力,还能减少排泄物异味,将其分解成有机肥作为垫料使用。
在温水镇群英村,一片片油菜长势喜人,山坡土地的小路旁,四个储粪罐格外显眼,这里面是来自群英村养殖场的畜禽粪污,只见养殖场负责人余安洪来到储粪罐前,打开水龙头,就可以直接用软管进行灌溉。“ 以前没搞种养循环的时候老百姓要用粪,我们要用车子给他装,然后给他拉到他的土地里面去,多了车子的运费,还请人工来装,现在搞起种养循环省时、省力、省钱又方便。”徐安红说道。
马临街道沔山村高标准农田里,畜牧业种养循环管网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片高标准农田涉及河山村、五一村、尚华村和临丰村,种养循环管网大大减少了种植养殖业的人力、物力支出,有效解决了产业发展和生态环保衔接问题。
据了解,2023年习水共新增实施种养循环项目190户,安装管道36万余米,田间罐3700余立方米,投入资金290余万元,覆盖消纳土地面积25000余亩,实现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5%,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26%。(习水县人民政府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