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

绥阳:“以工代赈”惠民生 铺就乡村振兴“幸福路”

2024年01月22日14:56 |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小字号

今年以来,绥阳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深入挖掘为民情怀,充分利用实施国家以工代赈项目的机遇,加快补齐农村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助力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实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近日,在小关乡小关村以工代赈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抓住晴好天气进行产业路修建,一旁的挖掘机轰隆作业,工人们和泥铺石、修筑路基、硬化路面,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

绥阳县小关乡小关村以工代赈项目施工现场。

绥阳县小关乡小关村以工代赈项目施工现场。

“我们小关村公墓山路段从上周开始动工,现在正在修筑挡墙,目前全乡以工代赈项目已经完成总体形象工程进度的77%,预计明年6月份全部竣工。”据小关乡经发办主任胡倾倾介绍,通过以工代赈的建设方式,不仅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也加快了项目施工进度,同时项目的质效也得到了保障。

据了解,“以工代赈”是指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赈济的一项扶持政策。小关乡小关村金银花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今年全县3个以工代赈项目之一,共涉及全乡10条产业路约12公里,1条机耕道420米。项目于今年8月开工建设,总投资822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781万元,其他资金41万元。

在产业路施工之初,该乡按照“以工代赈”中“赈”的初心,组织人员深入排查辖区劳动力情况,采用“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的模式,有效拓宽周边群众就业渠道,促进长期稳定就业增收。目前,该项目已实现群众家门口就业150余人,完工后预计将发放劳务报酬200余万元。

绥阳县小关乡小关村以工代赈项目施工现场。

绥阳县小关乡小关村以工代赈项目施工现场。

“我们现在也不用出门咯,就在家门口打工,一天有240元的工资,路修好了,又能照顾得到家里,还能顺便找点零用钱,何乐而不为呢!”小关村村民田维东表示,现在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

路美民心畅,路通百业兴。随着一条条产业路的建成,也将为该乡的发展打通幸福“快车道”。“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修建,不仅解决了老百姓出行困难,而且大大降低了我乡金银花加工和运输的成本,同时老百姓的务工收入得到增加,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为全村铺开了一条致富之路。”小关村党建第一书记丁顺伟欣慰地表示。

以工代赈“小项目”,撬动乡村振兴“大潜能”。接下来,绥阳县将充分发挥“赈”的实效,以“项目实施为民、项目建设惠民”为导向,在以工代赈项目上持续发力,着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业增效、村集体和村民增收“双增”目标,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挥积极作用。

已经修建好的产业路。

已经修建好的产业路。

2023年,全县共实施以工代赈项目3个,总投资1856.17万元,共涉及郑场镇清源村、大路槽乡长阳村和小关乡小关村3个乡镇的行政村。截至目前,项目已完工1个,2个在建项目正有序推进中。(文/图 王婵娟、张昌红)

(责编:敖嘉钰、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