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

贵州公路集团“协拓创新工作室”青年突击队入选全国优秀青年突击队案例

2023年12月13日16:03 |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小字号

日前,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对189个成绩突出的青年突击队集体先进事迹予以通报表彰,贵州公路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协拓创新工作室”青年突击队成功入选全国优秀青年突击队案例,成为贵州省3个入选集体之一。

1 图为“协拓创新工作室” 青年突击队参建的纳晴高速牂牁江大桥。

图为“协拓创新工作室”青年突击队参建的纳晴高速牂牁江大桥。

为有效攻克各种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桥梁隧道等施工技术难题,鼓励青年职工迎难而上、建功立业,贵州公路集团第六工程公司立足交通建设实际,于2021年组建成立了“协拓创新工作室”青年突击队。队内现有队员50人,其中35岁以下青年占60%,项目一线施工管理、技术人员占80%,是一支勇于担当、勤于创新、团结拼搏的青年集体。按照“示范引领、集智创新、协同攻关”的创新理念,突击队围绕交通工程项目建设中的重点、难点、痛点、关键点问题,探索出了一条党团引领、小组攻坚、模范带动的新路子,极大地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贵州交通强国试点建设贡献了力量。

2 图为贵州公路集团“协拓创新工作室”青年突击队入选全国优秀青年突击队案例。

图为贵州公路集团“协拓创新工作室”青年突击队入选全国优秀青年突击队案例。

激发情怀 ,高扬“跟党奋斗”的青春旗帜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公司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形成党总支带团支部、党员先锋带青年突击队的生动局面。团支部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团日等载体,组织突击队员开展政治理论学习,让广大突击队员围绕项目建设一起想、一起干、一起苦、一起乐,切实增强突击队员参与“急难险重新”任务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面对万米长隧、千米级大跨径悬索桥、多匝道超复杂高速公路改扩建立交等技术难点和工期紧张等存在困难,广大一线突击队员秉承忠诚担当、使命必达的原则,与公司的党员突击队一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立足各项目特点在企业内部掀起了比技术、比创新、比贡献的热潮,科学排布工期、优化施工工序、创新施工技术,前赴后继冲锋在生产经营主战场、世界高桥建设第一线、攻坚创新最前沿,优质推进各项目节点目标顺利完成,为建设通达高效的交通路网扛活出力。

图为首创索塔横梁预制吊装工艺。

图为首创索塔横梁预制吊装工艺。

强化保障,凝聚“岗位建功”的青春动能

突击队员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使命与责任,需要践行“长期主义”。

公司积极开展业务学习、技能培训,邀请专家指导授课,定期组织技能比武、岗位练兵、观摩学习,持续推进“青年建功‘十四五’创新创效在行动”品牌创建实践等,不断提升青年突击队员的业务技能,强化责任担当,拓宽工作思路,促进青年突击队员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有效推动他们在比学赶超和急难险重中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

图为突击队员讨论牂牁江大桥5#主塔承台施工图。

图为突击队员讨论牂牁江大桥5#主塔承台施工图。

通过制定《科技创新管理办法》等考核管理激励机制,为突击队员和创新攻关工作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在推优入党、青马工程培训及全省“五一劳动奖章”“两红两优”“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评选时优先推荐优秀卓越的突击队队员,持续激发他们的荣誉感、使命感和干劲活力。“80后”突击队长翁学新相继荣获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贵州省“最美劳动者”,“90后”突击队员潘玉金成功荣获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文明标兵”,“95后”青年队员陈凯兵、杨俊杰、熊佳源等分别荣获贵州省“优秀志愿者”、省国资委“优秀团干”“优秀共青团员”称号,骨干队员吴世锋相继荣获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贵州省“最美劳动者”广西高速公路建设“先进工作者”等表彰,成为团队中的榜样标杆。

图为突击队员讨论牂牁江大桥钢桁梁拼接工艺。

图为突击队员讨论牂牁江大桥钢桁梁拼接工艺。

精准培养, 锻造“敢战能胜”的青春队伍

突击队采取党总支委员、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带头指导的“双师带徒”培养模式,结合个人爱好特长和发展愿望进行手把手地传道、授业、解惑,激励突击队员在工程建设实践中积累经验、练好本领。同时,注重在实际工作中及时发现新生力量、扩充队伍储备,并对突击队实施精细分组,按照项目岗位及技能特长分为QC攻关小组、桥梁小组、隧道小组等组别,让队员们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各显风采。

图为突击队员们在协拓创新工作室进行交流学习。

图为突击队员们在协拓创新工作室进行交流学习。

以解决工程生产难题为落脚点,突击队将创新引领作为“金钥匙”,常态化开展集中攻关讨论、广泛查阅论证,通过思想碰撞、头脑风暴进行研讨交流,开发应用了《索塔下横梁无落地钢管贝雷支架现浇施工工法》等省部级工法16项,研发了专利6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企业级工法30项,荣获国家级、省级技术荣誉19项,既有效提升了工程品质,也为今后同类型工程建设提供了新的技术参考和示范。

7 图为立足大娄山隧道建设研发了复杂环境超长大跨瓦斯隧道斜井-单通道组合节能智能通风控制技术。

图为立足大娄山隧道建设研发了复杂环境超长大跨瓦斯隧道斜井-单通道组合节能智能通风控制技术。

不仅如此,依托青年突击队这一载体,公司在项目建设中还锻炼、培养了一批技术和管理人才,越来越多的青年脱颖而出,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和交通建设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青年人才基础。时任项目经理翁学新带领兴环1-3标突击队员创新建造峰林大桥,在国内首创索塔横梁预制吊装成套技术施工工法,成功推进了中国第一座山区峡谷风环境的新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梁悬索桥——峰林大桥的绿色高效建设。由喻兴洪牵头的重遵七标突击队员开发应用“复杂环境超长大跨瓦斯隧道斜井—单通道组合节能智能通风控制技术施工方法”,有效解决了贵州高速公路第一长隧——大娄山隧道瓦斯突出、空间狭长、通风困难等问题,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保障了施工安全,优质高效推进了项目建设。(文/图 刘介宏)

(责编:吴锋、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