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

望谟:聚力“宜居宜业” 全力打造高品质康养县城

2023年10月27日14:42 |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小字号

望谟县城。

望谟县城。

县城强,一县兴,县城是高质量发展的形象窗口。近年来,望谟县严格按照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大力推进民生工程,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县城环境提质改造,增进民生福祉,着力打造更高品质的宜居宜业康养县城,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居民在滨河体育公园里晨练。

居民在滨河体育公园里晨练。

深秋早晨,在望谟县滨河体育公园,大量居民来此休闲锻炼。“现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大家都非常注重养生,自从修建了滨河体育公园,我们大家就经常到这边来打打太极,练一些健身气功。”同往常一样,居民贺子琼带着太极队的队员们一起来到公园,伴随着清晨的微风和悠扬的音乐,大家神情专注地开始晨练。

居民在“家门口”体验到了健身的幸福感。

居民在“家门口”体验到了健身的幸福感。

高品质体育场地不仅是城市形象的有效载体,也能很好地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彰显城市活力。望谟县着力把更多的绿地建在百姓身边,让县城建设变得更有颜值、更有温度、更有烟火气息。随着望谟县滨河体育公园的建成投用,群众实现了在家门口“赏绿”“享绿”。

“每天下午我都会来这个地方跑步,锻炼身体,这里的空气特别地清新,环境也特别地好。”居住在公园附近的居民韦清,体验到了“家门口”健身的幸福感。

十里诗廊。

十里诗廊。

为增强县城文化底蕴,望谟县结合“中华诗词之县”创建工作,把优秀诗词作品与城市建设融为一体,在河道两侧的护栏上镌刻诗词作品,打造十里诗廊,使河道沿线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健身的主要场所,进一步丰富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

据望谟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黄琴介绍,望谟县的十里诗廊共镌刻了2613余首诗词作品,有古诗词也有现代诗词,内容很丰富。一步一诗的环境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诗词文化的熏陶,营造了浓厚的诗词文化氛围,让更多的人学诗、吟诗、爱诗、写诗,大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诗词作品,更加丰富“中华诗词之县”的文化内涵。

“每天茶余饭后,我们经常到十里长廊走一走,看看诗词,生活是比较惬意的。”面对身边的美景,居民黄锦智直呼:县城的变化太大了!

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

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

县城建设既要长“面子”,也要顾“里子”。在提升城区绿化美化的同时,望谟县通过新建城区道路,修复、完善道路基础设施等工作,不断完善县城交通路网,让市民拥有更便捷舒心的出行环境。“望谟这几年的交通非常方便,四通八达,以前从广场到加油站要绕半个城,现在只要4分钟。”说起道路的变化,常年开出租车的司机师傅张飞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

住房为民生之要。在县城发展的过程中,望谟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把改善居住条件作为最大民生和政府实事,完成2018年、2020年城市棚户区改造2478套,回迁安置1246户2178套,完成8条背街小巷、367户老旧小区建设,用心用情用力答好住房民生这道“必答题”。

望谟县城一隅。

望谟县城一隅。

“样样都好,生活也好,玩耍也好,就是去赶集也方便,上下楼都是坐电梯。”作为棚户区改造工程受益者之一的王功琴,对目前的居住环境赞不绝口。

让百姓生活更美好,不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真真切切感受到的变化,也吸引越来越多的人陆续到望谟安居兴业。

“2017年开始来望谟做生意,这边的基础设施、交通条件和人文环境都很好,所以我们一待就待到了现在,目前在望谟已经开了两家店了。”来自重庆的商户周思银说起了到望谟经商的经历。

望谟县城夜景。

望谟县城夜景。

如今的望谟,县城形象品位大幅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显著增强,县城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行走在县城里,道路宽阔、空气清新、风景如画,令人心旷神怡。

“今年以来,我们完成了1300个城市公共停车位、2023年老旧小区改造、朝阳路道路改造、良佳苑滨河文化夜市街等民生实事,下一步,我们将咬定青山不放松,谋划实施一批城市更新项目,如望谟山水布依新型城镇化项目、天马山片区城市更新、一中片区城市更新等项目,打造城市便利生活圈,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进园’的生态宜居梦,促使城市承载力不断提升。”望谟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筑市场管理股负责人黄云果提及了今年的工作成效和接下来的工作计划。(文/图 王艳、黄永福)

(责编:吴锋、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