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山湖区世纪城街道:守好传统文化致力社区教育

“传统筷子一头圆,一头方,圆的象征天,方的象征地,对应‘天圆地方’……”今年夏天,在观山湖区世纪城街道“阅·世纪”城市书房,100余名小朋友参加社区教育活动现场制作筷子,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筷子。
“原来一双筷子里蕴藏着这么多的文化与智慧,在制作筷子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能培养了耐心。”参加活动的谢承佳小朋友表示。
世纪城街道辖区有21个社区(村),在观山湖区属于人口密度高的街道。在一个规模如此庞大的街道,如何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满足辖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该街道的关注重点。为此,近年来,世纪城街道立足实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整合辖区各类文化资源,努力为辖区居民创造高品质文化教育服务。
孩子专心致志地完成制作筷子的最后一道工序——打磨。
“开展社区教育,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根社区,课程内容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着眼于实际,对社区现有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进行搜集、分类、筛选和创新,发掘其课程价值,并逐步转化为社区教育课程。”世纪城街道社会事务服务中心主任张丽娜介绍道,工作中,围绕群众需求,以社区文化服务中心(站)、文化小广场、“阅·世纪”城市书房、社区养老服务站等为阵地,组织开展国画、相声、围棋、书法、茶艺、剪纸、古琴等各类课程,传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有效提升辖区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参加“暑期公益课堂”篮球班的孩子在“开笔”礼活动上表演花式篮球。
暑假,不少家长却因孩子的“看护难”问题而犯愁。在此期间,世纪城街道结合社区教育特点,根据青少年成长需求,特别开办了社区教育之“暑期公益课堂”,设置编程、篮球、国画等不同类型的活动内容,帮助辖区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青少年“暑”有所乐、“暑”有所学。
今年秋季开学前夕,在一场意义深远的传统“开笔”礼活动上,“暑期公益课堂”的孩子现场展示了花样篮球、编程机器人、书画课等参加公益课堂的学习成果。
“开笔”礼活动现场,孩子们诵读《三字经》。
与此同时,世纪城街道辖区40名小学新生在“开笔”礼活动现场身着汉服,手持毛笔,认真专注地书写着他们人生中简单而意义深远的第一个汉字——“人”字。
“这是孩子们的第一课,也是我们的重要一课。通过再现传统优秀文化,让普通的日子变得有意义。”家长赵先生介绍:“参加开笔礼可以让孩子在接受现代教育的同时感受传统习俗,汲取尊师爱学的思想精华,做知礼、懂礼、守礼的小学生。”
“开笔”礼活动现场,老师为孩子点朱砂、开智。
如今,通过创新与传承,各种特色传统文化正融入世纪城街道的社区活动中。截至目前,该街道共开展社区文化教育活动53场,举办“初绾云鬟·汉服文化节”、启智立德“开笔”礼展演等大型文化教育活动2场,开展暑期公益课程30场,累计参与人数2000余人次。
美食烹饪课走进嘉禧社区,西点师现场教授居民制作冰皮月饼。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开展好社区教育传统文化课程,推动传统文化走进社区、走进家庭、走进校园,守好传统文化的‘根’与‘魂’,让传统文化在社区教育中‘实’起来、‘活’起来、‘亮’起来。”张丽娜表示。(文/图 陈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