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修文视窗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修文县久长街道:“三主”模式铺就富民新“稻”路

2023年10月12日14:22 |
小字号

金风飒爽,秋意渐浓,放眼黔中大地一派喜悦的丰收景象。近日,笔者走进修文县久长街道清江片区高标准农田看到,漫山遍野连片的稻谷金灿灿美如画卷,颗粒饱满的稻穗一束束压弯了腰,清香袭人。

航拍修文县久长街道清江片区高标准农田--姜继恒 摄.jpeg.jpeg

航拍修文县久长街道清江片区高标准农田。

久长街道办农技人员、清江村党支部班子成员正蹲在田间,对稻谷和稻花鱼收成情况进行盘点。几辆收割机来回穿梭,对成熟的稻谷进行采收。眼前这片稻谷面积836亩,据测算,今年亩产量在535公斤左右。当地群众同步在稻田中放养稻花鱼250亩2600斤,成品鱼产量9000斤左右,预计产值135000元。

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两年,在各级相关部门鼎力支持下,修文县久长街道创新“三主”模式,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闯出了一条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稻”路。

据悉,久长街道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涉及清江村、清水村、沙雁村、青龙社区、驴坊村、金桥村、石安新村7个村(社区),项目总投资3988.8万元,建设面积6358.7亩,其中,“旱改水”836亩,位于清江片区。

相关负责人正在查看稻谷状况 姜继恒 摄.jpg

相关负责人正在查看稻谷状况。

清江片区高标准农田自启动建设以来,按照政府主导、支部主推、农民主体的“三主”模式推进实施。政府主导,即由县政府制定方案,县农业农村局负责规划及统筹,久长街道办事处组织实施。支部主推,即村党支部联合召开会议,按照“1+1”模式,公开招募技术团队,由涉及项目建设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技术团队成立混合所有制公司来承建。农民主体,即除项目建设的专业技术由技术团队提供外,项目用地协调、供水管道铺设、机耕道路建设等一般劳务用工和简易工程均由村集体发动当地群众建设。

修文县久长街道清江片区高标准农田稻谷成熟了--姜继恒 摄.jpg

修文县久长街道清江片区高标准农田稻谷成熟了。

“我们多次召开座谈会、坝坝会,充分征求老百姓意愿。建设过程中,我们将4000余块小田整合成1800余块大田,把原有的旱地小变大、弯变直、坡变梯、土变田,实施一系列基础改造,建成路相连、沟相通、旱能灌、涝能排、宜机化、优种化的高标准农田。”久长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姜亮说,久长街道探索“资源+技术”模式,由清江、清水、青龙、沙雁4个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加上一个有技术支撑的企业,成立了一个“五方公司”(修文县清久启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提供资源,公司给村集体提供技术支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成后,街道办从机耕、机播、机防到机收全程跟踪、全程参与,发挥主导作用,保障高标准农田稻谷种得下去、收得回来,农民能致富、村集体有收入。

修文县久长街道清江片区高标准农田航拍--姜继恒 摄.jpeg

修文县久长街道清江片区高标准农田航拍。

“我们村党支部组建三个工作组,一是矛盾协调组,动员村民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将土地拿出来建设高标准农田,同时解决矛盾纠纷,协调各方力量;二是务工组,组织村民到高标准农田务工;三是产业发展组,对高标准农田里的水稻、油菜实施种管收,推进稻花鱼养殖和下一步农旅融合项目的开发。”清江村党支部书记宋月飞说。

以“三主”模式为“钥匙”,久长街道在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成功开启一条助农增收致富的门径,初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干群增情的“三增”目标。

该项目平整土地1018.7亩,建设田间道路11.2公里、下田坡道120个、灌排沟渠3.2公里、50立方米水池33个、1500立方米水池1个、输水管网18公里、泵站2座,加快了农机化进程,推进了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社会化发展。目前,“稻油”轮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在当地得到有效推广,可实现一年双季、一季双收、增产增效。

修文县久长街道清江片区高标准农田--姜继恒 摄.jpeg

修文县久长街道清江片区高标准农田。

项目采取“以工代赈、村民自建”方式,带动当地村民就地就近务工,截至目前,已带动200余人就业。项目完工后,预计可促进当地村民增收500万元以上,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50万元以上。

“每亩土地每年有500块钱的流转金,也就是说,200斤大米已经到手了。我们富余劳动力还可以参与人工插秧,平时到大田当中管水、除草,劳动一天有150块钱收入。”清江村村民刘兴贵开心地说。

“下一步,我们将推进农旅融合,在高标准农田稻油轮作过程中,举办露营活动、油菜观光活动、抓鱼节等,充分以农促旅,拓展村民和村集体增收渠道。”姜亮说。(图/文 姜继恒)

(责编:潘佳倩、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