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安新区高峰镇:开展“百日攻坚”行动 补齐农村“五治”短板

为持续巩固农村“五治”工作成果,聚焦农村人居环境难点痛点,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贵安新区高峰镇以问题为导向,紧扣群众最关心关注的问题,全面排查农村“五治”工作中的短板弱项,扎实开展农村“五治”百日攻坚行动,确保做到立行立改、标本兼治。
高峰镇在开展百日攻坚工作排查过程中,印发了《贵安新区高峰镇农村“五治”短板弱项排查工作百日攻坚方案》、召开了“百日攻坚”工作安排部署会、制定了高峰镇农村“五治”百日攻坚工作任务清单,并结合村庄治理“百日整治行动”要求,联系村领导、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等重点聚焦农村乱搭乱建、污水排放、垃圾“三清一改”、设施维护、畜禽粪污排放、露天养殖等突出问题,在全镇22个村(社区)开展“拉网式”摸排,共计摸排问题27个,其中立行立改8个、长期坚持15个、立行立改并长期坚持4个,全部问题已分门别类制定整改措施,明确完成时限、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建立整改、销号双台账,做到整改一个销号一个,着力补短板强弱项,解决好农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宜居宜业、乡风文明。
通过“精准”治房。一是控制增量,制定建房、建附属设施申请审批程序机制,按照“农户申请、村级审查、部门审核、镇级审批”的程序,高峰镇每天巡查,控制增量;二是消化存量,针对历史遗留的简易附属设施,通过批建房、改厕、党建引领、党员带头、动员农户拆除等方式,消除危房安全隐患,提升人居环境,截至目前,已拆除存在安全隐患附属设施共计10栋,存在安全隐患无人居住住房共计35栋;三是激活数量,通过上级奖补资金、引导农户以工代赈、主动投工投劳、拆除老房进行宅基地盘活等多渠道资金整合的方式,多方面开展宜居农房改造建设工作。截至目前,打造闲置农房盘活利用10户,已启动改造建设8户(民宿5户、农家乐3户),已完成盘活改造农家乐1户;宜居农房已启动建设23户。
推动“精准”治水。全镇排查核实污水横流、地表径流3处。一是针对农户生活习惯引起的污水横流,通过广播、发放小手册、入户宣传等方式,引导村民禁止污水乱倒乱排,做好路面环境卫生,并将生活污水倒进新修的污水收集井里,流入污水管网进行集中处置;二是针对养殖户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污水横流,引导养殖户修建化粪池禁止污水外排,加强设施的日常维护和管理;三是因施工方施工暂时引起的污水横流,督促污水管网施工方合理施工,加快施工进度。污水治理工作关系到民生福祉和生态环境,我镇将持续加强宣传引导,并积极探索可持续的治污模式,确保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实施“精准”治垃圾。一是发动党员、网格员、志愿者等资源,以“三清一改”为行动方向,督促各村开展2次/月的村庄清洁行动,定期清理白色垃圾、暴露垃圾等问题。期间,持续巩固“治垃圾”成效。共出动250余人次,清除道路两旁杂草、枯枝和其他垃圾6000余斤,清理卫生死角140余处,排除安全隐患10余处;二是通过微信群、村村通大喇叭、村规民约、包保干部走访等宣传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三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爱护环境卫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助力“精准”治风。一是倡导婚事新办、动员丧事简办、其他坚决不办,设置酒席集中办事点,规定酒席餐标不超300元,规定菜数为9个,用茶水代替饮料和酒水,避免铺张浪费;制定红白理事会长效管理机制,为各村配备专用“红白喜事生活垃圾”桶,将集中办事点可回收利用的厨余垃圾做为沤肥还田换土,其余不能处理的白色垃圾等统一由市政环卫公司和贝尔蓝德清运;二是以少数民族爱唱山歌为契机点,将乡风文明、移风易俗、民族团结等治风相关内容编排成群众喜闻乐见的山歌,用传统山歌取缔低俗婚闹,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思想意识,进一步增进广大群众对推动移风易俗的认知认同,截至目前,我镇共编排山歌3首,民族文化宣传视频20个。
下一步,高峰镇将建立百日攻坚长效管护机制,着力巩固农村“五治”成果常态化、长效化,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魏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