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印江视窗

印江:生态茶园成群众“就业车间”

2023年03月23日09:37 |
小字号

时下,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22.45万亩投产茶园已全面进入采摘期,每天吸纳一万多名采茶工采摘茶青,茶园成了群众就业增收的“就业车间”。

3月15日,笔者在中兴街道夫子坝村龙门沟茶园看到,连绵起伏的茶山一片绿色,春意盎然,茶树迎着朝阳吐露新芽,层层叠叠,20多名采茶工挎着茶篓在茶园采摘嫩芽。

“年纪大了无法外出打工,在本地采茶,采得好多算好多,一天有五、六十块钱还是可以,又锻炼了身体。”正在采茶的周金蝉告诉笔者。

75岁的周金蝉是中兴街道夫子坝村榨油房组村民,儿子媳妇外出务工后,她承担起了照顾孙子的义务,趁小孩上学间歇,她抽空到茶园采茶补贴家用。对在家门口就能挣钱的活路,她感到很满意。

当前正值采茶旺季,夫子坝村在家劳动力有限,这给其他乡镇(街道)的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增收机会。

48岁的余德婵是杉树镇新宅村村民,平时在龙津街道甲山村照顾孙子。宏源茶业公司安排车辆接送采茶工,并以每斤15元的价格收购毛峰茶青。

“还是可以的,老板包接包送,我一天可以采七、八斤,有百把块钱。”余德婵笑着说。

2017年,中兴街道夫子坝村筹资在龙门沟发展茶叶400亩,近两年,在给当地群众提供就业机会的同时,还吸纳了不少其他乡镇的劳动力来采茶增加收入。

“2017年,我们村采取‘集体经济+公司+农户’的方式在龙门沟新植了400亩茶叶。用工旺季,可以带动我们村300余人务工,因为本村劳动力不够,每年还吸纳周边乡镇(街道)700余人务工。”中兴街道夫子坝村党支部书记杨亚军介绍说。

3月20日,笔者在贵州贵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位于罗场乡广东坪村茶叶基地看到,尽管天空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但丝毫没有影响采茶工采茶的热情,30多名采茶工脖颈上挂着竹篓在翠绿的茶园中采摘明前茶。

38岁的吴霞是罗场乡罗场村村民,平常在家务农。她的同伴们也结伴来茶园采茶,这项工作既能照顾家庭,又能挣钱补贴家用。

近年来,罗场乡不断强化党建引领,围绕“生态立乡、产业兴乡”的思路,发展生态茶产业,把茶产业发展成改善生态、吸纳当地群众增收的山地特色产业。

“我们乡现有茶园3650亩,主要采取‘公司+集体经济+农户’,‘集体经济+农户’两种模式,在采茶季节,每天能够带动将近200人采茶。”罗场乡党委副书记田强介绍说。

近年来,印江按照集中连片栽、集中连片管、集中连片养的工作思路,采取“龙头企业+区域中心企业+合作社”的模式,辐射带动全县茶产业的发展,全县现有茶园26.5万亩,其中投产茶园22.45万亩,为当地群众就近就业增收创造了条件。

“今年我们春茶采摘可以解决全县17个乡镇(街道)15000人就业,预计支付采青费6000万元以上,可以实现采茶工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印江茶产业发展中心生产股股长何宗海介绍。(任光勇、吴思杰)

来源:印江网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