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
——思南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观察

大力推进脱贫人口增收,脱贫人口人均收入达13904.91元,同比增长16.1%。创建市县两级乡村旅游重点镇14个、重点村35个,新建改造户厕7596座。完成粮食生产面积78.91万亩,粮食产量23.57万吨……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党的初心使命所在,是实现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所在。思南县着眼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体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健步前行。
初心如磐启新程
小寒时节,隆冬始盛。这几天,瓮溪镇联盟村驻村第一书记许颇脚步紧急,忙着走访养殖户,帮忙联系商户销售村里养殖的黄牛。从派驻联盟村伊始,许颇矢志壮大村里的黄牛养殖,确保养殖户因牛获利、因牛致富,带动256人就业,黄牛养殖成了村里的主导产业。
“党的政策好,脱贫不脱政策,国家给我贷了两万元的款帮助我养牛,我就买了几头开始养,我还种了十几亩地,家里盖起了这房子,现在生活也挺好。”在许颇的帮助下,村民安老伯开始了黄牛养殖,多年的养牛经验让牛长得膘肥体壮,家里日子越过越红火。
“我是第一书记,农村大有可为,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让村里的特色农业发展越来越壮大,村庄越来越靓是我给自己定的目标,一步一步走,扎扎实实的干,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我对乡村振兴信心满满!” 许颇介绍,联盟村未来还要发展茶叶种植、林下经济种植、中药材、菌类种植,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党建为笔、破题开局,思南坚持县乡村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打出系列“组合拳”,严格落实过渡期“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和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聚力监测预警,干群共绘同心圆。思南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聚焦“山头”“户头”“人头”,“应纳尽纳、应帮尽帮”,“一户不漏、一个不少”,精准落实“三类人群”帮扶政策,消除返贫风险,携手共进小康路。
乡村振兴大业,兴于作风、成于效能。大力推行项目清单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选派4960多名联系帮扶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建功立业,推进“百名支书进机关”,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攻坚克难,确保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各类问题动态清零。
把改革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招”,创新乡村治理“1+1”体系,推动村级活动阵地“三多”治理,构建乌江流域基层党建“三色走廊”,透过现象看本质,每一项工作的最终落笔,皆是大写的“以人民为中心”。
绘就“三农”新画卷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千百年来,人们祈盼丰收、赞美丰收,肥沃的土地、饱满的庄稼,富足的村庄,承载着多少奋斗与追求,寄予了多少希望与深情。
思南始终把“三农”摆在重中之重,深入推进12个特色优势产业,做强做优生态茶、生态畜牧、优质蔬果(菌)、中药材四大主导产业及“双高”红薯、油茶、花椒等特色产业,探索村企共建、联动增收,入社参股、按股分红,实现农业变富业、农村变景区、农民变股东。
现代农业“接二连三”。思南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旅”“农文旅”“农业+康养”“大数据+农业”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渔溪沟村“村企一体化”、青杠坝村“村社合一”成为全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实样板,快速发展的农村现代化产业,正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深入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了思南土地宜机化的实现,农业机械开进田间地头,各类农业生产和服务的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发展,成为现代农业的引领力量,日益完善的经营体系为推动思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入了新动能。
“咱们山区农民也能用上了无人机耕种播收,还可以施肥、喷洒农药,这日子在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呀。”思南塘头镇水稻种植户汪育英介绍,依托坝区优势大力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实现耕、种、管、收,全程无人化作业,产业效率显著提升。
持续优化农业结构,农业集群化、标准化进程明显加快,建成农业园区48个,粮食总产稳中有升,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成效喜人!
产业兴、农民笑。目前,思南已累计发展生态茶18.9万亩、优质水果10.7万亩、中药材10.8万亩、油茶10万亩、高效红薯19万亩。2022年新增省级龙头企业5家、省级合作社示范社6家,高质量农业现代产业体系,已成为思南产业风景最硬核的支撑。
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无缝接续乡村振兴。思南统筹推进示范小镇、数字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塘头、许家坝、长坝等特色示范小城镇建设,农村消费商业体系建设持续向好,百姓乐业安居幸福来。
万紫千红总是春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思南加快推进全领域乡村振兴。
完善服务农村生产生活的各类基础设施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思南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实施“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等工程,补齐农村“短板”,大力推进美丽乡村一体打造,推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生活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思南山河锦绣、旧貌焕新颜。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思南出台多项政策“组合拳”,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农村群众反映问题比较突出的重点领域,促进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着力补短板、解难题、兜底线,解民生之急,纾民生之困。
助力思南,同心共进。黔粤之作,东莞开篇。央企有研集团精准帮扶再发力,携手共绘新画卷。思南农特产走出大山,直奔粤港澳大湾区,迈向乡村振兴新征程。
“面子”有颜值,“里子”也要实。思南加强乡风文明治理和建设,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特色田园,集成示范,枣树坪、翟家坝、珠池坝、陇水,村村美景,印刻美丽乡愁。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思南在绿色生态产业上做“加法”,立足乌江水资源,围绕“乌江、石林、温泉、历史文化”四张名片,大力发展大乌江旅游产业,思南美景风光无限。
春天在召唤,奋进再扬帆。在党的领导下,70万思南各族人民将继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创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努力建成乌江中下游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阔步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思南春意盎然,风景正好……(黎之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