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印江视窗>>聚焦印江

印江县豆凑林村的林下致富密码

2022年12月20日07:25 |
小字号

黔山遍地出灵药,林下天麻万两金。12月14日,印江自治县紫薇镇豆凑林村的群众,趁着田土休耕季节,在茫茫林海里种起了林下仿野生天麻种植,整个栽种现场大伙是铆足了劲,干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

随着几十个身影在豆凑林村后山千亩阔叶林下来回移动,一箱箱乌红天麻种子接连被运进丛林,在基地技术员罗桂军的指导下,科学有序种到地下。

“天麻下种时要注意芽头朝上,种子插进菌床四分之三,上面留出四分之一,放好之后还要铺上层树叶,量不用太多,盖过菌床看不到椴木就行。”在技术员罗桂军地叮嘱下,成排成片的天麻被种在茂密的树林中。

豆凑林村今年种植的乌红天麻属零代麻,该品种除了具有天麻素含量高,亩产高的特性外,对种植的环境、海拔、气候、土壤和养分均有一定要求,适宜在海拔900到1500米,背阴潮湿的阔叶林下进行种植。

该村1300百米海拔条件,后山上千亩连片生长的阔叶林,为该村从事林下仿野生天麻种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加之该村群众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就一直有林下天麻种植的习惯与经验,使林下仿野生种植天麻,在该村获得了群众的大力支持。

52年前,豆凑林村优越的气候和种植条件被一家药厂看中,便在该村成立药厂进行中药材种植与加工,17岁的罗华飞,成为村中第一批进入药厂开始接触天麻种植上班的村民。但因药厂经营不善倒闭,失去工作的罗华飞和村中其他在药厂学过天麻种植的群众,回家后便自行种起了天麻种植。“从70年代开始,到现在我们已连续种植了几十年,虽说种植范围不大,量不多,天麻种也退化了,但我们这个地方可以种、产天麻是肯定的,每年零散种植的天麻也能卖个几百上千元。”罗华飞说。

在栽种时,为了使天麻的菌床免受病菌感染,后期顺利获得足够的养分,该村的天麻种植摒弃了传统的“三下窝”(菌材、种子、灭环菌同时下)种植法,全部采用椴木培菌栽培技术。该技术需要提前五个月用阔叶树做椴木材料,在椴木菌床上进行密环菌封箱培育,种植时需经历开箱、下种、盖树叶、覆土封箱、二次覆盖树叶五个环节,使种下的天麻能够在无菌床上、养分充足的环境下快速生长。

目前,在豆凑林村参与天麻种植的群众,全部为村中五六十岁的留守老人,通过天麻种植,这群老人不但重新走上了就业岗位,在天麻产业种植中,就地取材的所需椴木还可折算变现,其发展的产业属集体所有,所产生的利润村民可实现共享。

“村民每天的劳务费,是按100元进行支付,从5月到现在我们已经支付劳务费10余万元。”紫薇镇豆凑林村党支部书记田茂飞表示:“今年村里选择进行林下仿野生种植天麻,主要还是为了解决我村群众的就业和壮大村集体经济。”

据了解,今年,豆凑林村种植的林下仿野生天麻共计200亩,发展采用“公司+基地+集体经济+农户”的模式,与药企合作实行订单种植。从前期试种来看,该村种植的天麻亩产值能达到800斤以上,目前市场收购价在20元每斤左右。天麻出产后,产生的收益,将按照7:2:1(即:利润的70%用于全村群众分红,20%用于基地管理者劳务费,10%作为村集体经济滚动资金)的分红模式进行支配,届时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将得到进一步拓宽。(印江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东、田林)

来源:印江网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