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铜仁视窗>>强市建设

全国先进正在公示!铜仁市科技局入选!

2022年11月25日07:22 |
小字号

近日,科技部公布了《关于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评选拟表彰对象的公示》。公示显示,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科技部关于评选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通知》(人社部函〔2022〕66号)要求,拟表彰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125个、先进工作者98名,铜仁市科技局成功进入先进集体拟表彰对象名单。

据悉,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每五年评选一次。其中,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评选标准为——改革创新,开拓科技创新管理新局面;锐意进取,敢于应对科技创新发展新问题;精准施策,积极落实科技改革发展的各项任务;作风优良,领导集体凝聚力、战斗力强;在其他方面作出突出贡献。

近年来,铜仁市科学技术局抢占科技新赛道,坚定不移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以创新领跑促高质量发展,在改革创新、人才汇聚、技术突破、特色农业、开放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抓改革创新 打造科技发展新模式

坚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培育创新主体、搭建创新平台、汇聚创新人才,探索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有效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积极探索“科技+金融”合作模式,破解企业融资难问题。

与建设银行铜仁市分行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不到3个月,已争取建行支持科技型企业18家,累计贷款、授信10亿元。

铜仁学院和中伟铜仁(上市主体)产业基地开创“协同创新、共引共赢”合作新模式,编制薪酬在学校,研发工作在企业;通过落实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激发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性,2021年全市105家规上企业共获减免企业所得税3.4亿元,实现倍增。

《铜仁市“三导向”创新科技特派员制度助推农业发展》《铜仁市“三举措”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典型经验被《贵州改革情况交流》认可推广,分获2020年和2021年铜仁市改革创新奖三等奖。

抓人才汇聚 打造科技研发新高地

坚持科技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大力引才、育才、用才。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团队2个,科技创新型博士人才70人,科技创新型硕士人才130人,创新型领军人才3人,省级千层次创新型人才34人,3人获贵州省青年科技奖、1人获贵州杰出人才奖提名。

中国工程院李玉院士在梵天菌业建立全省首个食用菌类院士工作站,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赵其国院士在铜仁学院建立武陵山片区生态农业大数据研究与应用院士工作站分站,贵州大学宋宝安院士在石阡祥华生态茶业建立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院士工作站。

铜仁学院“贵州省梵净山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获批立项建设,实现了铜仁市省级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

铜仁学院申硕工作取得重大突破,2021年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学位、农业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极大增强了黔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软实力。

抓技术突破 打造行业发展新标杆

努力攻克关键领域、关键行业的多项核心技术。

争取“低品位碳酸锰矿锰渣全过程控制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列入科技部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资金,攻克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发展部分关键核心技术。

中伟新材料研发的锂离子电池用高性能四氧化三钴的可控制备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红星锰业生产的高纯硫酸锰被科技部评定为全国重点新产品,汇成新材料电池用硫酸锰直接除杂法技术国际领先。

铜仁市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是贵州省仅有的两个产业之一。

市值1000多亿元的中伟新材料成为贵州省市值第二大上市企业和全球最大的高端前驱体供应商,大龙汇成新材料、重力科技、三和锰业、能矿锰业等13家企业入围贵州企业上市“后备军”名录。

2021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20.69亿元,增速全省第一。铜仁市连续三年分别摘取了贵州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科技成果转化一等奖和科技发明一等奖。

抓特色农业 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围绕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深化科技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撑农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振兴。

印江食用菌产业探索走出了“龙头企业+生态智慧农场+村集体经济+农户”四位一体发展模式,从一个省市科技合作小项目成功运作为食用菌种植2.2亿棒、产量14.95万吨、产值12.05亿元的大产业,累计带动8900余户3.8万余人参与产业发展。

德江天麻形成了从“两菌一种”到天麻生产、初加工、精深加工和销售的全产业链,通过“国家级地理标志保护”“国家级有机产品认证”等示范区建设,建立了最大的天麻野生资源保护区。

落户玉屏侗族自治县的“贵州省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贵州省设在县级的唯一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建成“油茶产业技术研发实验室”和“油茶研发博士工作站”等平台,打造贵州省乃至全国油茶研发高地。

贵茶集团精心打造“国际抹茶文化中心、交易中心、世界抹茶之都”。

石阡苔茶、梵净翠峰、中药材、生态畜牧等诸多产业的特色产品,都贴上了科技标签,成为“梵净山珍·健康养生”的畅销品牌驰骋国内外市场,是展示铜仁魅力的一张张亮丽名片。

抓开放合作 打造东西协作新典范

借助东西部协作平台,开启科技合作新模式。

铜仁·苏州产业园成功获批国家级和省级双创示范基地,碧江经开区成功转型贵州省高新区。

成功启动“苏铜情·共同科技兴农梦”揭榜比拼合作项目,破解产业发展瓶颈。

大力推行“东部研发+铜仁转化”模式,签订《莞铜科技合作协议》《铜仁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合作协议》,开启铜仁市新型功能材料离岸研发、技术转移转化、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多方探索与合作。(铜仁市人民政府网 李桃红)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