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本网原创

【网上群众路线贵州实践】天眼问政:“键对键”问政 便民更利民

陈洁泉
2022年10月18日08:34 |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小字号

“这两堆倒在人行道上的垃圾谁来管管?”

“共享电动车这样违停可不行,市民盼处理!”

“我反映的道路路面出现凹凸不平导致过往车辆卡住的情况引起了施工单位重视。”

……

《天眼问政》部分留言截图。

《天眼问政》部分留言截图。

2021年3月,贵州日报报刊社、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在旗下“天眼新闻”客户端开设《天眼问政》专栏,围绕社会新闻、社区新闻、突发新闻等,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推动贵州省各级职能部门整改、落实,解决市民反映的相关问题。

开启《天眼问政》,社情民意一触即达,急难愁盼及时获解,献计献策亦有回声……开设至今,《天眼问政》栏目发稿1000余篇,其中约71%的报道所反映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最快的1天之内就能获得有关部门回复办理。

倾听民声 “辣味”问政

“一公交站旁一些私家车和出租车违停,占用公交车道接客、上下车,造成车辆堵塞、公交车进出站困难等问题。”2022年10月10日,贵阳市民在《天眼问政》栏目反映贵阳南明区一处公交站存在车辆违停现象,对此,贵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南明区分局于10月12日作出回复称,已在停车高峰期、易发生违停、拥堵区域及路段加强警力,定点疏导治理,同时加强巡逻喊话,及时缓解交通拥堵。

这是《天眼问政》栏目上的一次“政音”与“民声”的立体互动。事实上,在《天眼问政》栏目上,像这样高效、便捷的社情民意沟通每天都在上演。

记者了解到,进入天眼新闻客户端首页下方点击“问政”栏目条就可进入《天眼问政》相关页面,点击“我要提问”即可进入留言区撰写,形式包括文字留言、图片、视频等,留言后还可以查看办理进度及记者采写的问政调查报道。

为更好服务群众网上问政,倾听民声、了解民意,《天眼问政》栏目在接收社情民意后,通过客观准确的舆论监督报道引起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重视、整改、解决,搭建起为民办实事的连心桥。此外,除报道事件本身,《天眼问政》栏目还增加追踪等环节,在栏目内页设置了“我要提问”“天眼·帮你问”“记者·追起问”“部门·问到了”等专区。

《天眼问政》留言界面截图。

《天眼问政》留言界面截图。

问效于民 群众认可

“等了大半年,路面终于修复了!”2022年8月23日,市民余先生感叹,贵阳二戈寨三角花园立交桥下的破损路面得到维修,荒废10多年的三角花园立交桥匝道也再次开通,老百姓出行总算顺畅了。

路面被修复,出行变顺畅,变化源于《天眼问政》栏目记者对市民留言的追踪。7月26日,《天眼问政》栏目记者走访破损路面,查看现场,采访周围市民、司机等,并立即向市政部门反映情况,发布新闻报道,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这种“红红脸”“出出汗”的问政成为《天眼问政》的特色。记者一次次深入问题现场,一层层厘清民生问题,追踪事件办理情况问效于民,打通全链条监督,将办实事“晒”在网上,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天眼问政》逐渐成为收集网络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之一,有关舆论监督也受到各级职能部门重视。

有群众向《天眼问政》栏目反映“污水排入河中,小车河被‘染’白”,记者立即对南明河出现污水排入现象进行了采访报道,半小时内就有五名环保局工作人员赶到现场进行查看并在三个工作日内找到排污原因及时治理;记者报道市民反映的贵阳市旭东路农贸市场改造后仍存在的诸多问题引起重视,贵阳市多部门进行调研,多方协商后决定将农贸市场再改造、再升级,马上解决商户最迫切的问题……

“舆论监督报道帮忙不添乱。”《天眼问政》的追踪报道正日益成为为民办实事的“加速剂”,为充分发挥媒体之所长,《天眼问政》栏目策划多期主题报道,包括《假契税票办出了真房产证》《小区湖水发臭,就非要将湖一填了之?相关部门介入调查》等,直面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一问到底,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获得连连好评。 

媒介融合 权威监督

以问政形态制作的新闻栏目并不鲜见,《天眼问政》为何能够受到众多群众关注点赞?

报网端融合是《天眼问政》专栏的“出圈秘笈”。与很多问政栏目不同的是,《天眼问政》是天眼新闻客户端、当代先锋网、贵州都市报联手布局,网端抢占第一落脚点,同时,贵州日报报媒每周两个版,进一步加深报道的公信力。

报网端融合,三重“火力”叠加,赋予《天眼问政》栏目独有的权威性和高效性,也符合融媒体时代下的传播需求。为打造覆盖全省的融媒问政平台,筑牢政府部门与基层群众互动的连心桥,贵州日报报刊社在与时俱进中对《天眼问政》栏目不断进行改版升级。

2022年8月9日,贵州日报“天眼问政”融媒体平台上线,在天眼新闻客户端、当代先锋网、微信小程序“天眼问政”等为群众搭建了提问留言和互动交流的平台,畅通渠道为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分忧,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民生问题,把网上群众路线走深走实,推动社会治理进步。开设至今,相关问政报道在天眼新闻客户端、贵州都市报微信、抖音累计点击量超过6000万人次。

《天眼问政》专栏有关负责人表示,有不少地方和部门领导干部反映,《天眼问政》让一些工作开展起来更顺畅了,让干事创业更有劲头了,“通过直面问题、辣味问政推动政府工作,打通全链条监督,把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统一起来,聚焦民众最关心关注的问题,帮忙不添乱,达到党媒开展舆论监督报道的初衷与目的。”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