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印江视窗>>聚焦印江

印江:党建引领“牛”产业 干群齐心建“牛镇”

2022年10月11日09:59 |
小字号

近年来,印江自治县天堂镇立足当地自然生态条件,把全镇有规模的养牛场进行统一管理,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建立肉牛产业链发展模式,实现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家庭农场户结成养牛同盟,在融资、引牛、饲养管理、销售等环节全程资源共享,大大降低养殖成本和养殖风险,引领全镇肉牛产业稳步发展,让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牛”。

日前,笔者来到天堂镇大院村,小车驶过一条条村间小路,道路两旁茂密的树木在小雨的滋润下显得格外葱郁,车行不久,在一处山坳见到了静静盘卧的大院养殖专业合作社肉牛养殖场。

“下一个张金强过磅。”站在养殖场门口往里望去,20多名群众正围在合作社负责人周围,耐心听他报出养殖户姓名,一头头肥壮的牛儿激动地发出“哞哞”的叫声。

“2021年我们发出去20头能繁母牛,收回来18头牛犊,今年计划再放20头牛,预计以后平均每年能收回36头牛,目前全场总头数180头。”合作社负责人提到的发放能繁母牛是近年来天堂镇以畜牧养殖为突破口,在大院村探索肉牛养殖“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试点工作。

2014年8月,大院村根据镇党委发展思路,组织村干部、党员、群众代表、致富带头人召开专题会议,多方征求意见,41户村民、大院村民委员会、印江自治县天堂镇绿健牧业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以养牛为主的大院养殖专业合作社,总投资300万元。

几年来,大院村按照党建引领,探索“企业+家庭农场+农户”的发展模式,免费为农户担保,提供能繁母牛、育肥牛,并为农户购买保险和贴息,让农户代养,以及重点培植大户和龙头合作社等,鼓励群众养殖肉牛。目前已向30余户农户提供肉牛100多头。

“我们通过合作社+家庭农场这种代养模式,主要是因为我们印江乃至整个南方,都没有这种幼畜基地,通过这个模式,可以解决我们没有基地这个短板。一旦运营好之后,和我们到北方采购一头牛比较,不管从伤亡、调理、运输这个角度,我们每头牛都要减少1500元左右开支。”大院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提及了探索代养模式的初衷。

跟随群众的脚步,记者前往大院村胡家湾组托养户胡大成家。74岁的胡大成正在山坡上放牛,领养的母牛正啃着地上的青草,神气极了。

“去年领了三头牛来喂,一头牛下了一个牛仔,目前已经下了三个牛仔,卖了两万多块钱,我们种的草也是卖给牛场上,现在已经卖了大几千块钱了。”胡大成介绍,一直以来就有养耕牛的习惯,现在托养母牛算是手到擒来,每天出门把牛牵到山坡上放养即可。

为了保证肉牛的质量,大院养殖专业合作社与村民签订合同,合作社提供配种、疾病预防等技术支持。小牛犊出生后,农户继续喂养5至6个月后由合作社回收,按照品质支付现金8000元至10000元不等。

起初,很多群众都持观望态度,第一批牛犊回收后,看着托养户领到一沓沓红票子,大家纷纷上前申请托养,甚至要求托养多头母牛。

“去年返乡回来之后,我就喂了两头牛,在合作社领了两头母牛来,年底就下了一个牛仔,卖给合作社了,这个模式我们没有承担风险,只是一个劳力投入,从去年两头到今年发展到14头。”2021年,大院村大坪组的张金强返乡喂养起了肉牛。

这种以家庭农场和养殖大户为示范引领的方式,逐步带动更多周边农户参与进来。同张金强一样,天堂村坨里组75岁的张永国两父子,看着领养能繁母牛没有风险,还有帮扶资金、完善基础设施、技术指导等保障。今年,他们也领养了8头牛。

“大院村大院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发展畜牧业发展得很好,他们本村的群众在他那里赶去的牛也喂得很好,下的牛仔又卖给他。所以我们两父子也到严刚那里去赶了八头母牛来我们村里喂养。”每隔一段时间,镇农业服务中心农技专家就要前来查看养殖情况,有镇里的大力扶持和家庭农场的榜样示范,张永国对养牛致富充满了信心。

据了解,大院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的肉牛没有添加增肥饲料,主要用秸秆、玉米及高粱等混合喂养。为了保障品质,该镇发动大院、金城和新泉40余户群众种植牧草,合作社负责全部回收,每亩可预计创收3500元以上。

目前,天堂镇存栏肉牛1500余头,有规模肉牛养殖场8家,年出栏肉牛500头以上。下一步,该镇将不断强化管理和指导服务,引导更多的农户加入发展家庭农场中,进一步将家庭农场打造成为产业振兴的有力“引擎”。

“我们天堂镇在推进产业发展过程中,积极探索党建+家庭农场的模式,发展肉牛养殖,目前全镇有养殖户732户,规模养殖户有48户。下一步我镇将在调整养殖结构上下功夫,加强能繁母牛的推广、扩大试点范围,力争全镇肉牛实现自繁自养。”天堂镇党委副书记介绍,该镇将把肉牛产业发展作为调结构、稳增长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来培植,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产业,让更多的群众通过发展“牛”产业,过上“牛”日子。(印江县人民政府网 张丽娟、邹雪庆、王东)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