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南明区视窗>>聚焦南明

南明区筑城广场方舱实验室: 汇聚“红色力量” 提升核酸检测效能

2022年09月20日15:36 |
小字号

南明区筑城广场方舱核酸检测点,是辖区大规模核酸检测任务的“主阵地”“主战场”,为有效提升检测效能,南明区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着力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工作优势,汇聚“红色力量”,以最坚决的态度、最迅速的行动、最有力的举措做好核酸检测工作。

建党组织,广场升起红色旗帜

9月6日,南明区筑城广场方舱实验室临时党支部正式成立,在组织、宣传、人员、物资、服务等各方面都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为战“疫”斗争增添了必胜的信念和力量。

工作中的方舱党员志愿者1

工作中的方舱党员志愿者。

随着党员人数增多,筑城广场方舱实验室的党员人数达到了101人,根据工作需要,对南明区筑城广场方舱实验室基层党组织进行调整,撤销临时党支部,成立南明区筑城广场方舱实验室临时党委,临时党委成员由医务人员、机关干部、城管等人员组成,区委组织部下派干部担任组织委员,专门从事党务工作。临时党委下设三个临时党支部,将所有党员全部编入临时党支部管理,为便于党员教育管理,根据方舱各类别人员工作职责和党员数量、分布情况,将方舱划分为五个党小组,筑牢战“疫”组织网底。

自此,筑城广场方舱实验室临时党委集结了医务人员、机关干部、派出所、城管、绿化、供水供电、通讯,退休医师医院、康养大学、志愿者等10多支工作力量,共同为核酸检测顺利开展保驾护航,让党旗在筑城广场高高飘扬!

先锋引领,你追我赶抢进度

“3号舱已到位!”“6号舱再来点标本!”

“各舱注意,今天标本多,约8到9万!”

每天的方舱实验室,都是一幅热火朝天的景象。方舱临时党委成立三支党员先锋队,其中有两支核酸检测先锋队和方舱保障先锋队。党员先锋队充分发挥先导、先锋、模范和榜样的作用,在核酸检测和外围保障上带领大家攻坚克难、不畏艰险,为方舱实验室核酸检测工作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核酸检测风险大、防护要求高,且每一个程序都需要检验人员精神高度集中、密切配合,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导致整个检测结果作废,他们在实验室里身穿防护服,里里外外好几层,经常会憋得喘不过气,在标本量多的情况下,每天至少需要连续工作8小时,饿了忍一忍,累了就地靠一靠,脸被口罩勒出深深的印子,手被汗水浸得苍白。

每天晚上,核酸检测先锋队都会组织复盘一天的工作,对照前一天的检测速率,认真查摆问题,深度挖潜,不断提高检测能力,坚守抗疫前线的“侦察兵”职责!

物资保障组为医务人员提供后勤保障2

物资保障组为医务人员提供后勤保障。

核酸检测工作顺利进行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坚强的外围保障。防疫物资配备、后勤保障、电力电讯、环境、安保,每一项看似不起眼的工作,都是方舱正常运转的重要“螺丝钉”,无论在任何岗位,方舱保障先锋队始终冲在前方,全力投入保障。“想得多一些、做得多一些,让医务人员更省心一些。”这是先锋队员李富飞常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

方舱夜话,创新组织生活形式

“各位党员大家晚上好!今天的【方舱夜话】活动到了,自9月3日大家从各行各业聚集到方舱以来,相信您一定经历很多,听到看到许多感人的故事,今天的主题是‘讲党员故事 展示党员风采’”,党员同志们把你或者别人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每晚20:00点,方舱临时党委的微信群准时迎来每日的线上【方舱夜话】栏目,这是党员们最期盼、最放松畅谈的时刻,在线上,党员们将个人抗疫以来的体会、感人的事迹在群里分享,这个栏目成为方舱党员映照初心的平台。

筑城广场实验室临时党委党员来自省内各市(州)医疗机构以及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队伍庞大。建立实验室之初,虽然每支队伍各司其职,井然有序,但因分工不同,党员间的交流较少,凝聚力不足。为增强方舱党支部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临时党委切实从改进组织生活形式,丰富党的组织生活内容着手,提升组织生活“含金量”。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形式组织开展“三会一课”,建立临时党委微信群,三个党支部整合过组织生活,原则上党员大会、党课通过线上形式召开,支委会和党小组会视情况灵活召开。开通【方舱夜话】微信栏目,党员们每晚在微信群里分享抗疫以来的感人故事、个人体会,同时在线上传达政策、开展疫情防控科普等活动,丰富党员精神生活,激励党员们奋发作为。栏目开展以来,党员们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党员间彼此的了解越来越深,临时党委的凝聚力也越来越强。

9月15日,临时党委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召开主题党日活动,给9月份入党的4位同志过了一次特殊的“政治生日”,党员柯余婷动情地说:“感谢方舱实验室临时党委把101名党员凝聚在一起,这次在方舱战地上过的政治生日弥足珍贵,绝对值得我们一生回味!我们将紧紧团结在一起,继续保持初心本色,攻坚克难,在方舱锤炼党性,为夺取疫情防控攻坚战全面胜利贡献力量!”(文/图 杨永凤、龙海燕)

(责编:李永馨、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