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联桥安置点:红白理事会“理”出民族团结新风尚
“自从有了红白理事会,我们办事方便多了,大小事务在这里总算有个着落了……” 近日,在沿河自治县和平街道联桥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说起社区红白理事会,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一片赞扬之声。
2019年至今,该县23个乡镇(街道)共有460户2282名群众搬迁到联桥社区。易地扶贫搬迁有效改善了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但是大家人生地不熟,致使搬迁群众出现红白喜事承办难、部分搬迁户“两头跑”等现象。
“居住环境是好了,可家里的老传统改不了,有个红白喜事还是要举行一些仪式,占用社区广场又影响周边的邻居,搞不好还要闹矛盾。”不少搬迁群众都有顾虑。
缺乏办红白喜事的场所成了困扰搬迁群众的一大难题。没有场地咋办?
“针对这一问题,2019年中旬,我们就召开群众听证会,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成立了红白理事会,不仅解决了搬迁群众红白喜事操办难问题,更有利于加快群众融入新社区。”联桥社区驻村干部崔道强说。
成立红白理事会得到了该县民宗局的大力支持,解决帮扶资金18万元,统筹利用安置点闲置资源,修建了600多平方米的办事场所,由安置点业主委员会管理。
“打造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红白喜事操办场所是做好‘新市民’后续保障举措之一,也是强化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直接体现,有利于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深入交流、深度交融,推动各族群众相互学习、相互理解、相互欣赏、共同进步,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该县民宗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国波说。
“理事会场所,有32套桌椅,炉灶、锅碗瓢盆等一应俱全,婚丧嫁娶的操办都按章执行,采取有偿使用,每一场只收取200元费用,用于支付水电费。”业主委员会主任黄廷高告诉笔者,自从有了“理事会”,这里的群众办事有场所,周边邻里都像在老家一样主动过来帮忙,2020年社区的连心饭也在这里操办的。
2019年从思渠镇院山村搬来的陈飞一家对此深有感触。2021年11月和2022年3月,陈飞父母因病相继去世,这让原本老实不善于沟通的陈飞和两个兄弟打不起主意。
“老人家去世,楼长就立即通知我们业主委员会,我们第一时间组织邻近部分居民赶到他家,一直等到陈飞三兄弟回家,才将老人家送到殡仪馆,之后又组织大家到殡仪馆帮忙处理后续事务。”黄廷高回忆说。
陈飞亲人奔丧时看到这样的场景,都很感慨,纷纷说:“以前还担心他们搬到这里无亲无故,现在看着大家为他家的事齐心协力,忙里忙外的,我们也放心了。”
“搬到这里,和在老家一样,大家都是弟兄叔侄,有事他们都很团结,截至目前,联桥社区安置点红白理事会已承办红白喜事15起。”联桥社区第一书记张洪安说,“搬”只是第一步,“安”才是更关键的一步,让搬迁户住得好,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我们责无旁贷。
现在联桥社区安置点红白理事会不仅仅是服务安置点的搬迁群众,社区附近的部分居民也都会选择到这里操办,它不仅彰显了各级各部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的决心,促进联桥社区各民族更好地交往交流交融,让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绽放民族团结之花,同时也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 肖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