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贵州省体育局>>要闻

贵州省十一运会击剑比赛上的泪水

2022年08月16日17:26 |
小字号

近日,贵州省第十一届运动会竞技体育组击剑比赛开赛。这项被誉为“格斗中的芭蕾”的运动,让观众领略了竞技体育的刺激和快感。比赛中,除了获胜者的欢呼,失败选手的泪水,同样也值得关注。泪水中,有失落、不甘,也有坚韧和不屈。

参赛选手为16至18岁的青年运动员。第一次参加省运会,“压力大、紧张、想拿金牌。”是他们形容自己比赛时的高频词汇。

但输赢亦为竞技常事,悲喜亦常之。笔者在现场看到,在胜利者振臂高呼的背影下,惜败掩面落泪的他们,同样收获了掌声和喝彩。

回到场下,段伊晨抽泣且重复着“不甘心、不甘心……”为了站上省运会赛场,她苦练两年击剑,希望以精彩表现,回报自己的努力和教练的指导。

“一个动作练了上千遍,可到赛场,我却施展不出来,好差劲啊。”对手一次次得分,让段依晨的信心连续受挫,“我懵了,刚上场时的兴奋消失了。”

这段比赛经历,让段依晨悟到了击剑的另一面。“最大的对手是自己,我会坚持下去。”

孩子们失落的样子,教练员邓志波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我好难受,特别是以一分之差输掉比赛,我知道他们的痛苦是加倍的。”

为了备战省运会,邓志波放弃了假期,和队员们一起向目标前进。“省运会舞台有着强大吸引力,她们主动要求加练,希望为家乡争光。”他说。

邓志波不停地安抚徒弟:“你们很棒!出了赛场,就翻篇。我们还有团体赛呢,再战!”

曹雪面对的是曾经战胜过的对手,上场前,她信心满满。“我相信可以再赢她,没想到……”比赛结束后,她跑向没人的角落,大哭起来。

“眼泪是为我的轻敌买单。”曹雪告诉笔者,这次比赛对她影响很大,“做什么事都要踏踏实实,还要管理好情绪。明天我会全力以赴!”

“学会接受失败是孩子们成长路上的必修课,我要为他们点赞。”技术主任蒋叶飞认为,运动员从比赛中体会喜怒哀乐,有利于他们全面发展、领悟击剑运动的内涵,感受体育的魅力的所在。(付磊)

(责编:吴锋、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