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关区朱昌镇:花菜获丰收助力群众增收

采收的花菜进入冷藏库保鲜。
时下,七星关区朱昌镇双堰社区花菜进入采收期,一棵棵硕大又圆的花菜长满了田间,20余名群众正忙着采收花菜,装袋、搬运、装车一气呵成,组成了一幅热闹的丰收图。
“现在采收的花菜是去年12月底种植的,目前是第一季,一年可种三季,公司负责技术指导,我们只管种。”看着地里又大又圆的花菜,双堰社区支书孙正喜上眉梢。
村民采收花菜。
近年来,朱昌镇在增加群众收入上下功夫,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气候、人力资源、交通等优势,整合资金,多措并举发展高效作物,形成了“政府推动、企业带动、市场拉动、群众主动”的发展格局,助推农业产业快速发展。
村民采收花菜1。
为了发展特色产业,双堰社区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成立了新华梦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贵电商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达成产销协议,按照“党支部+合作社+群众”的模式,流转7.3公顷土地,规模化轮茬种植花菜。
“花菜单位面积产值高,效益好,是帮农民致富的高效经济作物。”据孙正介绍,以前双堰社区主要种植包谷、洋芋等农作物,产值很低,群众广种薄收,日子越过越穷。改种花菜后,既优化了当地农业结构,促进群众就业增收,又为市场提供了优质的绿色蔬菜,群众通过土地流转给公司来种蔬菜,除了租金还可以参加务工,合作社有盈利,群众有增收,真正实现了共赢。
村民采收花菜。
“我们种植的花菜个大、颜色好、又脆又甜,消费者特别喜欢。”孙正说,基地种植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农药、肥料、除草剂、生长调节剂等,主要施用有机肥,种植出的花菜绿色健康,市场反响好。
“以前没有大型的冷库贮藏设备,每年到了蔬菜成熟大量上市时,不得不低价将蔬菜销售。”孙正坦言,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近年来朱昌镇结合实际,不断完善运输、销售环节,建立包装车间、分拣中心、冷藏库,配备冷链运输车,以期达到贮藏保鲜、增加收益的目的,蔬菜一采摘下来便可运往冷藏库冷藏。
“我们早上采收完花菜后,会运往附近的冷库,下午及时运出,以确保新鲜度。”据孙正统计,基地采收的花菜主要销往广东省和毕节农商联动公司,售价每公斤约5元,这季花菜预计采收165吨,总产值预计82万元。
“这段时间,我们每天都有四五十个工人务工。”孙正直言,“订单种植”的方式实现了产销一体,公司组织群众培训,合作社负责统一采收,保障了群众收益。目前,合作社利益链接200余人,全年带动就业1000余人次。
“这里离家近,只要基地需要工人,我都来。”说起在家门口就业,双堰社区居民胡思秀乐呵呵地说,以前自己一直在家种地,没有额外收入,基地建成后,她有空都会前来务工,每天都有100多元工资,她对未来的生活越来越有信心了。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孙正表示,下一步,双堰社区计划在持续做好现有产业发展的同时,扩大种植面积,完善“加工+销售+品牌”的产业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升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图/文 李金苗)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