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县“五育并举”让学校教育“活”起来

针对当前教育“长于智、疏于德、少于体、弱于美、缺于劳”的现状,黎平县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以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为抓手,扎实推进“五育并举”,让学校教育“活”起来,确保学生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全面提升。
一是德育为先“优”起来。各学校不断完善德育工作体系,每年制定有德育工作方案和计划,推进德育工作有序开展,取得成效;各学校结合实际,大力开展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和心理健康等教育。充分利用黎平会议会址、南泉山革命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开展“小小讲解员”“编织红军草鞋教学体验课”等活动,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广泛开展先进典型、英雄模范人物学习宣讲活动,积极创建文明校园。目前,共开展红色讲解200余场次,师生清明扫墓3.2万人次,创建全国文明校园1个、全省文明校园3个、全州文明校园12个。
二是智育为重“慧”起来。制定《黎平县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实施方案》《黎平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等,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教学;深入推进学校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引导教师把好备课关、课堂教学关、作业批改关、辅导关、测试关和教研关这“六关”,向课堂要质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以“双减”为契机,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防止学生学业负担过重。2021年以来,获省州优质课竞赛43人,规划立项课题300余个,开展送教下乡下村活动52次。
三是体育为基“壮”起来。县教科局不断深化体教融合工作,开足开齐开好学生体育课程,实施学校体育固本行动,推动文化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紧紧围绕“双减”目标任务,把提高学生健康素质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将体育锻炼融入课后服务中,让学生动起来、跳起来、跑起来,使他们的体质强起来;各学校每年积极开展运动会赛事活动,加强青少年学生军训,组织开展中考、高考体育考试,按规定做好课间操、眼保健操,办好课外体育兴趣小组。目前,各校举办运动会24场次,城区中学新生入学军训实现全覆盖。
四是美育为要“雅”起来。大力实施学校美育提升行动,督促各学校严格按照要求,开好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各学校结合实际,设立侗歌侗戏、芦笙表演、侗族刺绣等特色课程,把侗族文化引进校园,搬进课堂;充分利用五·四、六·一、七·一等节日以及毕业季,开展歌唱、舞蹈、小品等赛事活动,举办美术和书法展,办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积极组建管乐、书画、歌唱等课外兴趣小组,不断丰富校园文化,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目前,各学校举办文艺赛事活动27场次,开设民族文化进课堂学校300余所,开展音体美学科优质课评选活动1次。
五是劳动为本“强”起来。制定《黎平县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推动建立科学规范的劳动教育体系,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示范引领的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积极探索具有新时代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以当地茶叶种植基地、手工作坊、民族工艺基地为平台,建设一批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各学校坚持学生值日制度,组织学生参加班级、校内责任区的校园劳动,引导家长给孩子安排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目前,共建有校内外劳动基地83个,校企合作学校1个,组织学生开展采茶、植树等劳动240余次。(黎平县教科局 钟家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