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地方网群>>修文视窗>>时政要闻

修文县大木村:230亩林下“聚宝盆”赤松茸丰收

2022年04月21日14:57 |
小字号

修文县大木村村貌。姜继恒摄
修文县大木村村貌。姜继恒摄

眼下,修文县六屯镇大木村林下食用菌培育种植基地,230亩赤松茸步入采摘季。茂密的松树当中,菌香四溢,一垄垄赤松茸长势喜人,二三十名产业工人正拎着水桶、箩筐等工具,喜笑颜开进行采收。这些赤松茸一朵朵、一簇簇躲藏在松针底下,小菌蛋一波接一波不断萌发、长壮,产业工人每天都能采摘到不少成熟的菌菇。

“我们4月9日开始到这儿做零工,每天大约可以采摘七八百斤赤松茸,工资每天100块钱。”前来务工的当地村民王仲娥说。

据悉,去年十月份,六屯镇大木村引进贵州鸿锦食用菌培育种植有限公司与村集体合作种植赤松茸,投资360万元打造林下食用菌培育种植基地,目前共计流转林地300余亩,已完成赤松茸种植230亩。

通过搭建利益联结机制,村集体和公司签订3年合作发展协议,项目的实施,直接带动村集体和全村脱贫户、边缘户增收8.4万元以上,同时还带动村民就近务工,2021年累计带动185人务工,务工增收17.6万元。

王仲娥说:“村里有这个产业太好了!我以前时常外出打工,今年因为疫情,哪里都不敢去,好在这里可以打零工,让我们足不出村就有增收渠道,解了‘燃眉之急’!”

四月上旬,大木村林下食用菌培育种植基地首季赤松茸步入采收期,每天都有不少成熟的鲜菇陆续走向市场,按每斤20元左右的批发价销往重庆、广州等地。据基地负责人徐勇介绍,赤松茸一年两季交替种植,每一季采收周期在3个月左右,按每亩一季产量5000斤计算,每年可产鲜品赤松茸230余万斤,产值预计在1380万元左右。

“村民自己有山林,他们提供林下空间和劳动力;我们提供菌种,我们负责技术与产品的回收、销售。”徐勇说,“一般情况下,赤松茸一年可以种两季,从种下去到出菇60天左右就可以采摘,产量非常高,连续3个月都可以不停地采收。”

据悉,为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去年以来,在各级各部门支持下,修文县大木村完成猕猴桃产业提质增效722亩,新建成韭黄产业基地500亩,种植油菜1000亩、青花菜150亩、赤松茸230亩。

修文县大木村生态环境优美,林地资源得天独厚。下一步,贵州鸿锦食用菌培育种植有限公司打算与村集体深化合作,合理开发林下空间,进一步做大赤松茸产业“蛋糕”,助推乡村振兴、助力群众增收。(姜继恒、查姜维)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