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联播

罗甸:农民当起“上班族” 家门口“打卡”上班

2022年04月15日09:25 |
小字号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础,通过产业振兴,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是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问题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罗甸县逢亭镇祥脚村正是得益于产业的发展壮大,许多种了大半辈子田地的村民,不断变身为产业工人,成为“打卡”上班拿工资的“上班族”。

逢亭镇祥脚村蔬菜种植基地。

“滴,打卡成功。”在罗甸县逢亭镇祥脚村蔬菜种植基地新农民生产用房里,当地村民换上统一的服装,肩扛锄头,正有序地打卡准备下基地劳作。

“我在基地主要是负责打芽、点花授粉、施肥配比等,每个月都有很可观的收入。”今年38岁的陈明惠是逢亭镇祥脚村的村民,自2020年开始,她把自家的3亩土地流转给贵州罗甸荣祥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并被聘为公司的合同制季节工。这两天,正值各种蔬菜管护期,是用工的高峰时段,陈明惠每天就在家门口“打卡”上下班,收入日均100元以上。

贵州罗甸荣祥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土地经营开发与管理、农业技术咨询服务、蔬菜种植与销售、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开发等业务,基地辐射带动周边规范化种植蔬菜5000亩,每年可提供120个固定工作岗位,300余个临时工作岗位。

逢亭镇祥脚村蔬菜种植基地。

“在这里上班不仅能赚钱,还可以学到种植技术,以后还可以自己种。”同样来自祥脚村的村民杨光辉,是这家公司的基地管理人员,属于固定工人,每月的流转土地费加基地务工费,月均收入在5000元左右。

“我们公司会对村民实行分类管理、分类培训,保证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长处。”罗甸县逢亭镇祥脚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长黄东琼介绍,公司针对村民个人特点,从育苗、移栽、施肥、采收等环节进行差异化培训,使每个人都能掌握一技之长。

群众在基地务工。

“我们采取村合作社+企业+农民的发展模式,以合作社为驱动,引进企业,引导农民就业。”罗甸县逢亭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黄勇说,今后,逢亭镇将继续探索这种发展模式,在全镇范围内推广,不断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化农民,进一步促进产业兴旺、农民增收,在实现企业和农民发展、农民就业共赢当中,不断提升农民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素养,为乡村振兴提供农业职业化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群众在精心管护蔬菜。

如何让更多的村民转变为新型产业工人,是逢亭镇党委政府一直探索的事情。近年来,当地依托合作社和龙头企业,通过流转土地,壮大产业和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和二三产业的发展,让更多的农民,从外地打工,到在家门口就业,收入稳定增加,实现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群众在精心管护蔬菜。

在祥脚村,有180多名像陈明惠和杨光辉一样的村民,他们流转土地不失业,并“华丽转身”变成产业工人,家门口“打卡”上下班。目前,全镇共这样固定“打卡”上班农民73人,季节性“打卡”上班的农民186人。(图/文 莫昌玉、黎庆贤、张良静)

(责编:潘佳倩、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