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第二女子监狱二监区:巾帼双肩担重任 砥砺深耕续铿锵

繁华摇落寒星,喧嚣叩醒黎明。碧草繁茂的小车河滋养了这样一批春蚕蜡炬的园丁,她们用耐心和关爱带回偏离的心灵,用执着和忠诚守护一方安宁。铁肩担正义,赤心铸法魂,这一群平均年龄只有32岁的巾帼女警,为监狱筑牢防线、守卫平安,不言苦累、不计得失,她们就是——贵州省第二女子监狱二监区全体干警。
贵州省第二女子监狱工会二监区分会现有在册民警27名,其中党员17人。成立12年来,监区先后获得2015年省局“五好”基层党组织称号、2016年及2017年度先进基层党支部称号、2018年省局集体三等功荣誉称号。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抓紧队伍建设,提升意志品质高线
二监区紧紧围绕监狱工作大局,坚持以队伍建设为立足点,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打造“四比三学两赶一超”工作法,不断磨砺干警意志品质,不断提升队伍工作能力。
锻造队伍品质,急难险重敢上。2015年二监区作为外设独立分押点,在监管设施极为简陋的条件下,独立承担监狱近三分之一的押犯监管任务,监区民警更是每天来回80公里风雨兼程,每3天值一个夜班,期间未发生一起监管事故;2019年在山洪倒灌监舍,暴雨冰雹夹击的危急时刻,柔弱女警跳进齐腰的脏水中,冒着雷电蛇蚁的危险,指挥罪犯撤离、抢救设备档案,拼劲全力保全罪犯及资料安全;2020年爆发疫情以来,监狱长期处于封监值守状态,二监区全体民警告别父母、放下儿女,奋战在监管和抗疫一线600余天,民警王俊杰更是在疫情肆虐、举国 动员的艰难时刻主动参加援鄂抗疫,她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初心使命、责任担当。
提升队伍能力,扶危济困敢为。为全面提升民警队伍素质能力,监区提出“四比三学两赶一超”工作法(即:比奉献精神、吃苦精神、工作热情、责任担当;学业务、学理论、学实操;赶先进个人、先进支部;发展推动“超”的飞跃);引导干警牢记为民服务宗旨,为对口帮扶的长顺县焦麻村小学捐款并购买文体用品、衣物共计6000余元,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持续为民办实事、助力乡村振兴建设。
抗击山洪。
抓细教育劳动,严守监管安全底线
坚持“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丰富教育改造手段,提升劳动改造技能,创造性运行罪犯4+2+1罪犯改造模式,打破传统、激发改造核心动力,不断推动平安监狱建设,努力实现监狱安全治理现代化。
深挖教育改造,力求攻心治本。监区常年押犯众多,构成复杂,尤其老弱病残罪犯占比较高,监管风险大,监区民警主动请缨,迎难而上。通过全面摸底详查资料,动态跟踪思想变化,利用监狱教育改造综合平台,辅以心理矫治、危机干预和医疗手段,并通过“阳光基金”活动进行恢复性司法实践,引导罪犯修复亲情和社会关系,提升教育改造质量。监区成立至今,危险犯转化率达100%,违规违纪率逐年下降,连续保持“无罪犯脱逃、无重大狱内案件、无生产安全事故、无重大疫情、无罪犯非正常死亡”的“五无目标”。
重视劳动改造,助力安全治理。监区不断深化劳动改造与监狱安全治理功能契合的理念,从罪犯出收工、消防安全、劳动工具、现场定置等方面的规范化入手,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充分利用监狱技能培训中心,积极完成罪犯制衣技术全流程培训,并带领罪犯参与制衣竞赛,不断提升劳动技能水平,激发改造内生动力;积极为改造表现好、技能水平高的待刑释罪犯推荐就业,全力打通罪犯重新融入社会“最后一公里”,努力实现监狱安全治理现代化。
助力乡村振兴。
抓好规范执法,守住公平正义生命线
二监区不断筑牢队伍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清正廉洁的政治底色,严格规范执法,牢牢守住公平正义这条司法生命线。目前,二监区未发生一起干警因执法不公、徇私枉法被追责问责的情况。
培育廉政文化,加强清廉建设。监区严格落实党支部每月1次思想动态分析制度,及时摸排队伍思想、纪律、履职等方面反映出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主动开展预防提醒谈话,教育队伍知敬畏、守底线,展现清廉队伍建设新面貌。在此过程中,培养出以青年干警秦典慧同志为典型的优秀代表。该同志在办理一起罪犯假释案件时,两度拒绝罪犯家属寄送的财物,以其坚守执法底线、严拒腐蚀拉拢的监狱人民警察形象当选第三届“十佳贵州诚实守信好青年”。
坚持法治理念,提升办案质效。监区始终秉承“公正执法是生命线”的工作理念,主动整合办案资源、精心培养专业人才、严格执行办案流程,在刑务办案中心助力下,2021年共计办理完成“减假暂”案件80余件,通过一系列规范化、集中式、交互型的办理、审核和评查过程,极大缩短了办案时间,提升了办案质效。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巾帼的双肩扛住监管重担和家庭责任,仍需砥砺深耕,不断续写铿锵。二监区将继续在推动监狱工作高质量发展上持续展现新贡献,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永葆政法干警本色,不断奋斗在监管改造一线的使命征途中!(图/文 贵州省第二女子监狱二监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