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宁高荡村:从“面子”美到“里子”

走进镇宁自治县千年布依古寨高荡村,穿过古朴庄严的寨门,蜿蜒的栈道串联着交相辉映的古老村庄,灰白色的石板房错落有致,石拱寨门、古井、古石碑、古堡等古寨元素保存完整,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游客带着相机,穿梭在古村之间,在大山深处体验布依族独特的民族文化。
据了解,近年来,高荡村借助布依族历史文化、古朴的建筑风格、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淳朴的民风,引进第三方文创公司,发展以休闲娱乐为主的“农家乐”“民宿”“农特产销售”等旅游项目,昔日贫穷落后的少数民族古村落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贫穷落后的少数民族古村如何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打造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高荡村首先从村庄外观环境整治方面入手。
在省、市的大力支持下,依托财政奖补一事一议项目,镇宁自治县以原生态的理念大力改善高荡村村民聚居区的道路、交通、住房等基础设施条件,突出布依族历史文化建筑浓厚的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在不破坏原有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完善内部居住环境,对村容村貌进行了整治和改造,拓宽、维修了村道、巷道,修建了民族文化广场。
在新建集中安置点过程中,建设均由设计院统一放线施工,墙体统一使用石材,门窗统一风格,保存了高荡村石头建筑的特点,高荡新村成了古寨的又一张靓丽名片。
美丽乡村建设既要有“面子”,还要有“里子”。
走在高荡村古村落,除了石拱寨门、古井、古石碑、古堡等古寨元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栏或宣传小标语等元素也随处可见。
据了解,近年来,高荡村积极组织开展“文明村寨”“平安村寨”“诚信农民”“星级文明户”等各类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提升农民文明素质和乡村文明程度。
“‘美丽乡村’是‘颜值’,‘文明家园’是‘气质’,文明村寨需要内外兼修。”镇宁自治县创建办主任说,在乡风文明的滋养下,高荡村的旅游发展势头会越来越好。(伍水清)
来源:镇宁县人民政府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