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溪区麦坪镇施庄村:抢农时抓生产 强产业促增收

春回大地,万物新绿。当下,正值马铃薯种植的最佳时节。在花溪区麦坪镇施庄村的马铃薯种植基地里,农户们正忙着翻地、起垄,一派农忙景象。
施庄村曾是省级二类贫困村,全村有2个自然村寨、4个村民组,共836人。得益于国家脱贫攻坚的好政策和驻村干部的尽心帮扶,该村已于2019年脱贫。
“今年,为落实撂荒地整治,打破产业发展瓶颈,村里向村民流转了200余亩土地,采取‘村集体+农户’模式,引导农户发展马铃薯种植,拓宽增收渠道。”施庄村党支部书记唐小丽说。
近年来,在区、镇、村全体干部群众及驻村工作组的共同努力下,施庄村紧抓产业结构调整“八要素”,严格落实“五步工作法”,通过“项目+合作社+农户”模式,先后发展了肉牛养殖和1000亩茶叶、100亩辣椒及10余亩白芨种植,全村人均年收入已由2014年的3000元提升到现在的10000余元。
“这几年,村里建起了综合服务大楼,修缮了进村路、串户路,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施庄村四组村民杨友国说,现在,他把家里撂荒的土地流转出去种植马铃薯,自己既不用像以前一样外出打工,又能在自家地里劳动挣工钱,还能照顾到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一举多得。
除了发展马铃薯产业以外,施庄村还有一家集“种茶、采茶、生产、销售”于一体的茶叶加工企业。
新国发2号文件提出,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下一步,施庄村村委会将与茶叶公司合作,以茶叶为主,以原始生态灌木林马尾松树为辅,提供森林步行有氧运动及采茶体验,打造文旅一体的休闲娱乐文化。
“目前,我们已完成200多亩马铃薯种植,带动90余户农户参与种植。另外,每天在基地务工的村民有60余人,每人每天的收入在90元至120元。”唐小丽说,在“强省会”行动中,施庄村将持续高质量建设乡村振兴新标杆,以农村“五治”为契机,在进一步发展茶叶、马铃薯种植业及畜牧养殖业的同时,不断寻求新的产业发展道路,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收入节节攀升。(詹燕)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