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川“七突出”扎实抓好2022年农业农村工作

为促进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新年以来务川自治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和新国发2号文件精神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着力构建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三大体系”,持续培育壮大“四新一高”产业,接续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业总产值增长10%以上,农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稳定在57%以上。
一是突出抓好粮油单产提升。坚持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均衡种植粮食68.5万亩以上、产粮16万吨以上;制定水稻、玉米、马铃薯、油菜等重点粮油单产提升方案,良种良法、良机良制相结合,实现粮油单产提升2%以上;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巩固好大棚房、乱占耕地建房等整治成果,严格排出耕地使用优先序,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杜绝耕地常年撂荒;集成运用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扎实推进耕地障碍修复利用和耕地质量提升,实现“藏粮于地”。
二是突出抓好特色产业优势巩固。立足山地资源禀赋,进一步调整优化“1+2+N”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烤烟、中药材(艾草)、蔬菜、辣椒、食用菌、生态畜牧等特色优势产业;实施农业“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积极引进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促进引资引技引智相结合,鼓励支持县内有条件的农业企业走出去,持续构建农业开放新格局,推动农业一二三产业持续融合发展。
三是突出抓好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用好用活农机购置补贴,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机装备升级换代,大力推广适宜山地农业生产农机具和微耕机械使用技术,不断提升坝区、两区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加快建设分拣包装、冷链物流、保鲜储藏等配套设施,不断提升茶叶、辣椒、蔬菜、优质稻、生态畜牧渔业等特色优势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经营能力。
四突出抓好农产品加工业增效。聚焦重点产业和优势资源,紧盯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地区,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引进一批优强龙头企业落地务川,培育壮大现有龙头企业,稳步推进国有平台公司转型升级;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开展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示范合作社创建,提升合作社生产经营和联结带动能力;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和家庭农场,推动农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紧盯绿色食品加工业,抓好农产品精深加工,深入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不断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五是突出抓好农产品品牌打造。坚持抓标准、抓监管、抓创建,融入县域特色及仡佬文化、丹砂文化等元素,创建一批以艾蒿、蜂蜜、草石蚕、野百合、香榧等为主的绿色生态的特色农产品知名品牌;发挥县域农特产品品质优势,大力培育县域公用品牌,持续开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农产品“两品一标”申报认证,盯紧茶博会、辣博会等活动,瞄准目标市场、重点环节,开展多形式的宣传推广,不断提高县域农产品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六是突出抓好促农增收行动。坚持“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进一步提高农民在产业发展各环节中的参与度,让农民与经营主体形成真正的的利益共同体;创新收益分享模式,进一步盘活农村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资源要素,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到经营主体,推广“保底收益+效益分红”等模式,让农民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参与者、受益者,与经营主体“联产联业”、“联股联心”;强化农业产业资金、项目及奖补等扶持政策引导作用,建立更加合理的利益分配模式,进一步保障农民利益,提高农民获得感,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七是突出抓好创业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民培训体系,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和百千万农村创业创新人才培训计划,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的农民教育培训,培育一批创新创业带头人;坚持政府推动、政策扶持、农民主体、社会支持相结合,利用平台建设、政策扶持、创业辅导、公共服务、宣传推介等手段,支持农村能人、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和大学生村官创办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民俗民族工艺产业和农村服务业,不断完善农民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着力实施农技人员创业创新行动,采取多种形式推动广大农技人员积极投身农业现代化主战场,深入田间地头,将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送到农民家。(农业农村局)
来源:务川县人民政府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