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宁大寨村:草莓风景线引来八方客

1月26日,笔者来到镇宁自治县双龙山街道大寨村,“草莓草莓!新鲜现摘的草莓!”干道旁,一张张小桌沿路排成一线,新鲜红嫩的草莓成筐摆在桌上,商户们热情地挥着手,向过往的车辆和行人叫卖。
“价格合适,看起来也新鲜,路过就顺手买了,听说这里种的草莓品质还是挺不错的。”在商户们的热情招呼下,一辆路过的电瓶车停了下来,车主伍先生顺手买了一筐草莓,准备带回去给家人品尝。
这道“草莓风景线”位于大寨村西苗组。一条干道横穿而过,一边是800多亩大棚草莓种植基地,一边是村组民居。
“我们草莓的销售渠道主要是通过路边售卖、现场采摘以及批发销售。相比批发来说,路边售卖的价格会高一点。并且基地就在旁边,很多过往行人更喜欢去大棚里现摘,更加新鲜,体验更好。”大寨村草莓基地管理人、村合作社成员吴家尧说,从去年11月开始,草莓就陆续上市,平均价格在30元左右1斤,得益于干道交通带来的流量,这里的草莓卖得很好。
据了解,该草莓基地从2011年成立,从最初的100多亩发展至今天的800多亩,双龙山街道一直在全力推动草莓产业发展,通过引导与宣传,不仅壮大了基地规模,还打响了“大寨草莓”的招牌,持续带领群众增收。越来越多在外打工的村民回到村里,共同发展草莓种植。
“多年前,这些田都是种稻谷的,经常被水淹,没办法了,大家就外出务工。草莓基地真正开始快速发展起来,是2017年以后,在吴家尧等几个最初合作社成员的带动下,草莓见了收益,大家也看到了前景,所以才陆续回来跟着种植。”大寨村西苗组村民吴红富说,她原来在外打工,近年才回来,回乡后发展了10多亩大棚草莓,好的时候一亩能有3万多元的收入。
如今,一批批年轻劳动力回到村里,一步步开始学习种植草莓,虽然起步比较困难,但经过技术经验的不断提高与积累,收入也跟着涨了起来。一些成熟农户的年收入已经能够达到三四十万元,有些大户能够达到上百万元。
成功的产业值得推广与学习,在双龙山街道的引导下,其他村子也效仿大寨村种起了大棚草莓。
走进双龙山街道养马村,连片崭新的大棚在阳谷下熠熠闪耀,这里也种植了300多亩大棚草莓。
“参考和学习了大寨村的一些经验,我们几兄弟也回来发展了几个草莓大棚,虽然我们这里没有大寨村的交通优势,但是我们离水源近,土质好,草莓品质也很优秀,销售的话主要依靠走批发,目前效益挺不错。”养马村村民胡永飞说,目前,他们种的草莓每亩利润可以达到一两万元,而且不仅是他们,现在许多村子、大户都在学习大寨村的种植经验,想通过发展草莓种植实现增收。(赵庆怡、张江隆)
来源:镇宁县人民政府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