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梓县狮溪镇:红色故里 方竹故地

桐梓县狮溪镇地处黔之北,渝之南,面积202平方公里。有“红色故里、方竹故地、举人故乡、北部粮仓”之美誉。
桐梓县狮溪镇。
地势偏僻,交通闭塞,抗日战争以来中共川东地下组织准备在这个地方开展武装斗争,曾多次派员到此工作。
/ 红色文化 /
1943年狮溪达昌中学成立后,川东地下党组织又派出数名优秀地下党员来到达昌中学,以从事教师职业为掩护,进一步将黔北的桐梓、正安、道真、绥阳、凤冈几个县相邻的山区连成一片开展武装斗争,从事革命活动和发展革命力量。
抗日战争胜利后,因国民党发动内战,为保护国统区内大批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的生命安全,中共南方局发出指示:要求国统区的地下党执行“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
狮溪镇“川东地下党支部”联络站旧址。
狮溪镇“川东地下党支部”联络站旧址。
/ 方竹笋之乡 /
连绵10万余亩,质佳量大,天下无双,桐梓因之独得“中国方竹笋之乡”称号。
方竹林。
狮溪方竹笋,不同于其他的竹笋,它皮薄而肉多,呈方形,有棱有角,生于秋而不是生于春。主要产于桐梓县狮溪箐坝山、柏芷山的国家级原始生态自然保护区。
方竹林。
竹笋不但细嫩清脆,而且样子也漂亮。细细长长的,洁白光润,没有一点瑕疵。
春雨之后,竹笋骤发,水分充足,纤维特细。
竹笋宴。
/ 达昌中学 /
达昌中学是中共南方局川东地下党组织进行革命活动和发展革命力量的红色基地之一,培养和发展了一批地下党员和有用人才,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可圈可点的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达昌中学。
革命火种,早播此地。达昌中学以其先进之理念、革命之情怀,积淀升华出“健行则达,厚德其昌”之达昌精神,激励狮溪人勇猛于实践,宽厚于胸襟,以教以学,以思以行。
/ 古迹依稀 /
狮溪镇曾名"万兴场",这里古迹依稀,昭旧蔚新。
古迹依稀,昭旧蔚新。
有梁(娄)家祠堂、代家祠堂、张家祠堂,依次落座在大兴村罗家口,狮溪村狮溪口,界牌村张柳台。
各有特色,各呈风骚,现保存较为完整的是梁(娄)家祠堂。有娄、梁二姓的祖坟"壁上挂灯"位于瓦房村黑沙坝。
古迹依稀,昭旧蔚新。
古迹依稀,昭旧蔚新。
纳千川汇万流.。
今日之狮溪,百废俱兴、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欣逢勃兴之天时地利人和,以纳千川汇万流之胸怀,勤耕不辍,追索不止,以万倍之功、千倍之力、树百年之盛事!(遵义市文化旅游局供稿供图)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