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贵州省残疾人联合会>>地方动态

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

——贵阳市残联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综述

2021年12月23日09:03 | 来源:贵阳日报
小字号

残疾人是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平等成员,也是一个特殊困难群体,需要全社会格外关心、关注。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同步小康,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贵阳市残联将落脚点放在促学习成果转换、积极推动各项惠残助残政策出台、促进全市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结合残联工作实际确定了13件实事,采取多项举措开展具体工作。目前,13件实事已全部办结,办结率100%。

采取多项举措 创造就业岗位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残疾人就业是改善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庭生活状况、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渠道。

贵阳市残联作为市级实事“开发和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三家责任单位之一,始终聚焦就业这一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制定相关办法,多措并举推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努力帮助他们通过就业增收致富。

一方面,贵阳市多方面给予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补助,今年以来共为15家企业、290名残疾人发放创业就业扶持补助金325.6万元。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的作用,为残疾人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全方位精准化的就业服务。今年以来,贵阳贵安共收集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岗位1800余个,组织开展线上、线下残疾人专场招聘48场次,推荐600余名残疾人就业;突出抓好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各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主动对接,进行困难帮扶和服务。今年,贵阳贵安共有应届高校残疾人毕业生86人,目前,有就业需求的有57人,已就业42人,就业率达73%。

此外,各级残联按照残疾人的需求,免费为有就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残疾人开展职业素质培训、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帮助他们提高技能水平,促进就业增收。今年已累计培训残疾人1220人,培训内容有网络直播带货、中医理疗、盲人按摩、基础办公管理、家政、社工、养蜂、辣椒及果树种植等。

目前,贵阳市通过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个体就业(创业)、社区就业、公益性岗位就业、辅助性就业、居家就业、灵活就业等多种方式,共实现残疾人新增就业1499人,完成计划数的249%。残疾人通过就业实现自我价值、获得收入,平等在社会中生活,充分参与社会建设,不仅提升了他们的社会地位,还维护了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

整合各种资源 提升服务能力

市残联根据调研收集到的残疾人办证、管理方面的意见建议,将贵阳市第三代残疾人证(智能化)试点配发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

实事推进过程中,市残联充分发挥贵阳“大数据”的优势,充分整合相关部门的数据资源,探索社会化服务应用场景基于残疾人证智能卡的整合应用,形成了具有贵阳特色的配发试点推广,帮助残疾朋友实现“一卡”在手尽享社会服务。

目前,以便民服务为核心的第三代残疾人证(智能化)融合残疾人身份识别、金融服务、公共交通服务等功能,通过残疾人身份识别尽享社会优免、优减、优先等服务。

推进“全省通办” 方便群众办事

“感谢国家对残疾人的关爱,让我享受了很多优惠政策。现在还能‘全省通办’,解决我们这种异地申领两项补贴面临的‘多地跑’‘折返跑’问题。”聊到今年4月,贵阳市残联和民政系统建立的全市残疾人两项补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跨省通办”、“全省通办”机制,刚办理完相关事项的残疾人马某某说。

马某某是毕节人,但长期在贵阳市生活,以前申请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需要在贵阳市和毕节市两边跑,非常不方便。今年,他从残联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到,申请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全省通办”、“跨省通办”机制将作为常规工作开展,不用两边跑了。在乌当区高新办事处帮助下,他申请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后,毕节市七星关区及时审批通过,已纳入补助范围。

除了两项补贴可以“全省通办”“跨省通办”,从今年9月开始,残疾人办理残疾人证时,也不用再多跑路。

以前,残疾人换领残疾人证需要回到户籍地残联办理。现在,各区(市、县)残联已实现残疾人证新办、换领、迁移、挂失补办、注销、类别或等级变更等事项的“跨省通办”“全省通办”,切实解决了残疾人“多地跑”“折返跑”等问题。

聚焦“急难愁盼” 积极解决问题

伴随着残疾人事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为改善残疾人的生产生活质量、减轻残疾人家庭负担,贵阳市出台完善《贵阳市残疾人适配基本型辅助器具补贴办法》,以残疾人的个人需求为导向,通过专业评估团队的评估,为不同残疾类型的残疾人进行个性化适配,满足每一位残疾人对于辅助器具的不同需求,帮助他们补偿身体功能的缺陷,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能力。

今年,贵阳市残联在走访调研中了解到,花溪区有2名肢残儿童因身体长得较快,原适配矫形器已不能继续使用,需要重新申请适配矫形器救助。但政策规定,两年内不得重复申请救助,这2名残疾儿童因家庭经济困难无法自行购买新的矫形器。了解情况后,贵阳市残联、花溪区残联在现有政策框架内特事特办,帮助这2名残疾儿童适配了膝踝足矫形器,解决了其家庭的实际困难。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汤利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