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印江视窗>>印江时政

印江公安交警荣膺“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交警大队”

2021年12月06日15:52 |
小字号

近年来,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公安交警以敢为人先竞风流的精神,不断推进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改革创新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以立足创新破“瓶颈”忠实履职创“五零”的实际行动获得了社会的认可、群众的拥戴,成为铜仁市公安交警系统的典范。

立足班子抓管理

实现队伍建设“零违纪”

该大队以“无违纪”所队争创活动为载体,狠抓“两学一做”教育,用“德”的标准规范队伍、用“责”的标准引导队伍、用“纪”的标准约束队伍、用“法”的标准警醒队伍,抓教育、重规范、强监督,全力拧紧队伍管理安全阀。建立“民警倒逼领导、问责倒逼落实、承诺倒逼行动”工作机制,严格落实领导包保责任制和民主集中制,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取长补短,互帮互助,促使领导班子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牵引力和战斗力,带领队伍干事创业、创先争优。深入开展“纪律大检查、素质大优化、作风大改进、形象大提升”教育整顿活动,强化队伍忠诚教育、党性教育、宗旨教育,全力治理执法不力、效率低下、吃拿卡要等突出问题。认真落实重点人员帮教措施,做到谈心交心到位、典型选树到位、点对点监督到位、家庭联系到位。目前已形成“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工作氛围,队伍建设始终成为印江公安的一面旗帜、一种声音、一个形象,实现连续五年“零违纪”目标,2次荣获“全省公安系统集体二等功”和2015年度“全省交警系统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优秀基层”称号,大队党支部顺利通过铜仁市委组织部支部规范化建设验收,2020年被中共铜市表彰为“全市脱贫攻坚先进基层党组织”。

立足改革抓机制

实现事故防控“零盲区”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该大队以“四项建设”为抓手,纵深推进道路交通社会化管理,立足辖区“隐患大暴露、矛盾大凸显、安全大挑战、警力无增长”实际情况,创新推行管理主体、隐患整治、教育引导、矛盾化解、惠民服务在乡镇的“五在乡镇”道路交通社会化管理模式,构起“党政同治、部门共治、社会协治、村民自治、厉行法治、共建共享、责任共担”新型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事故预防得到“常态化、无缝隙、全覆盖”长效监管。紧扣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争得各级党政将道路交通安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解决了责权、机构、保障、考评问题。以路段为“网面”、行政村为“网格”、村民组为“网点”,层层落实领导责任、监管责任、主体责任、包保责任,将“交警行为”上升为“党政行为”“部门行为”和“全民行为”。积极推行“主体在县、管理在乡、延伸到村、触角到组”新型农村道路交通架构,构建“县设道安办、乡设道安站、站有执法队、村有劝导点、组有信息员”的组织体系,整合乡镇各部门力量,形成综合性联合执法服务小分队,目前挂牌127个劝导点,专职交通协管员达128人,交通安全劝导员达392名,解决了交警能管缺人手的困惑。到目前为止,重特大交通事故实现连续六年“零发生”,目标绩效考核连续五年位居全市交警系统前列,先后荣获“全省专项整治先进集体”“全省百日整治先进集体”,2014年“贵州省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现场会”和2015年全国部分省市农村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座谈会在该县成功召开,“五在乡镇”管理模式已被贵州省委全面深化领导小组作为典型经验采用推广,40多个省、市、县前往实地参观学习。

立足服务抓实招

实现民生警务“零距离”

近年来,该大队以“利民惠民交通”为主题,变“坐等上门”为“主动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创新“互联网+民生”新型服务模式,强化互联网、微信、手机APP、网上淘帮办、微车管等综合服务平台功能应用,构建“交流多、互动广、业务快”的新型指尖服务模式,让更多群众实现网上在线办理车业务,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创新推行车延时错时服务、提醒便民服务、电话预约服务和下乡便民服务,争取出台政府补贴、交警下乡、优惠车主等惠民措施,以农村摩托车为重点,定期开展“流动车管所”送法律、送安全、送牌证活动,着力解决群众办证难、办证不便问题。采取“政府+公司”运作模式,启动“村村通”客运班线工程,根据辖区实际开通51条农村客运班线,解决了300多个行政村35.8万村民出行不便、出行不安问题。建立乡镇长、安监站长、派出所长、农机站长、司法所长“五长”交通事故矛盾化解机制,成立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巡回法庭,挂牌成立铜仁市首家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中心,创新推行“3X3”道路交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和手机APP自主处理简易交通事故处理模式,实行轻微交通事故自主认责、快速定损、快速赔付,全力化解交通事故矛盾纠纷,促进社会治安大局稳定。

立足规范抓效能

实现执法办案“零距离”

按照“立足岗位、结合业务、力求实效”原则,该大队立足规范抓业务,用刚性监管的阳光普照权力的神经末梢,全力解决队伍执法办案人情账、糊涂账。按照公安部相关规定,克服重重困难,建成全省最具代表性的“四区八室”执法场所,实时记录和有效保障涉案人员人身安全,着力规范民警执法办案行为。建立和完善执法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内外执法监督制约机制建设,采取执法巡查、个案核查、专项检查、对外公开、电话回访等方式,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实行“捆绑式”考核,确保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围绕“大数据、大扶贫、大生态、大旅游”战略部署,把“关注民生、促进和谐、服务发展”贯穿于执法工作整个过程,坚持内紧外松,推行轻微违法“首违不罚”,打造“理性、平和、文明”执法环境,坚决从源头上杜绝队伍违法行为和执法随意性的发生,实现了执法效益和社会效应的有机统一。近五年来,该大队未发生任何较大执法问题和责任事故,也无任何投诉、信访案件发生,先后荣获“全省规范执法示范岗”“全省文明示范窗口”“全市文明示范服务窗口”等称号,执法质量连续四年荣获全市交警系统先进单位。

立足精细抓平台

实现科技强警“零短板”

近年来,该大队抓住“科技强警”“数据强警”瓶颈短板,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坚持向科技要警力、向科技要效率、向科技要安全,全力打造大数据铁笼,扎实推动公安交管工作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在互联网上成功研发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应用平台”,强化农村交管大数据采集、录入、流转和监管,推动农村道路交通向主动打击、主动防控转型升级,现已上升为“贵州省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监管云平台”,并在全省交警系统推广应用。深入推进公路防控体系建设,加大辖区主干路面执法和路网监控卡口建设,搭建机动车检测动态监管、机动车报废视频监控、考场动态视频监测等系统,构建实时监控、动态监管的新型防控体系,全力支持和服务反恐维稳、打击犯罪、预防事故、查处违法、维护公共安全等工作。主动与教育、运管、安监等部门搭建校车GPS动态监管云平台,实行“人绑车、车绑人”户籍化管理,实行校车扁平化、可视化、实战化动态监管,从源头上盯死看牢校车安全隐患。该大队先后荣获2015年度贵州省科技强警三等奖,全省基础信息化、警务实战化“先进基层单位”等称号。(陈坤荣、任勇)

来源:铜仁日报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