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妍:在书本中萌生好奇

书房,是左妍的“私密空间”。不拘泥于笔墨纸砚的铺设,不局限于书籍的类别、数量。独坐在书房中读书,于左妍,是涤除尘虑的一种方式。国学、中国古典文学、外国名著,甚至是玄幻小说、青春文学,左妍都看,“万精油”式的阅读习惯,打开了她无尽的思维。
小时看故事,大时看命运
古人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能改变人的命运。“我说的读书,不是读八股文和工具书,而是读各种范畴的书,增加眼界的书。”
从开始认字起,左妍便对小画书爱不释手。看图、看字,在书页的翻动中,左妍读完了《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那算是第一次接触四大名著吧。”左妍回忆起14岁时,她从父亲的书架上抽出《红楼梦》,开始“看故事”。那时候,参不透字里行间的“内涵”,她便囫囵吞枣地“啃”着其中的故事。
沉浸在宝黛的爱情故事中,左妍在青春期一直不喜欢薛宝钗这个人物。还曾期盼着,自己能如“闲静似姣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的林黛玉一般,形销骨立却又满腹诗书。岁至中年,再读《红楼梦》,左妍便不再看故事,而是看命运。“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性格,性格决定了命运。黛玉终其一生就是为了爱情,她就是来还债的。宝钗是个很大气的人,也是很有心机的人。这没有好坏,凡事都有两面性。
正如以前读卢梭的《忏悔录》,左妍认为,不过是读了一遍卢梭的自传。“这本《忏悔录》就是一本秘密日记,卢梭一边分享自己的成长,一边回看自己的人生,以一个旁观者的心态点评和分析。”再看《忏悔录》,左妍越过事件的描述,看见了卢梭记录一切事物的真实感受。“卢梭在做反思、忏悔。他客观地记录一些人和事,其实是对这个人和事的怀念或者道歉。当我经历了很多,遭遇了很多,30多岁时,再看《忏悔录》,才明白为什么它叫《忏悔录》。看书,是在看作者的命运,同时也会看到自己。”
从父亲的书架,到涉猎广博
卢梭在《忏悔录》中说:“在父亲的指导下,我对书有着非同寻常的感情。”左妍与书为友,同样受到父亲的影响。“父亲要求我背《诗经》、背古诗。那时候觉得中国文学生涩,外国文学却容易看得进去。”左妍在父亲的书架上找到了《复活》《葛朗台》《简爱》《巴黎圣母院》《红与黑》……一次搬家过程中,搬家公司不慎丢失了父亲送给左妍的很多老书,左妍一直耿耿于怀。“那些平装版的书,里面的字看起来很丰满。现在精装版的书,总让我觉得内容变少了。”
在那个书籍供不应求的年代,左妍早已翻完父亲书架上的几百册书。她便揣着零用钱,如饥似渴地跑去书摊租书。偶然读到《窗外》,左妍就迷上了琼瑶的作品。那是上世纪80年代的青春文学。左妍租来很多琼瑶的书,以一夜读一本的速度看完。“那时候看琼瑶,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哇!爱情还可以是这个样子。”看过琼瑶的书,左妍开始翻阅中国文学。“中国文学很有力量,我喜欢余华一系列的作品,后来我写小说时受他影响比较大。”左妍说。
看过的书,都会在心里留下烙印。“也许当下看完,内容就随之而去了。但有一天,你蓦然发现,你的生活、你的行为,原来都是书中的片段呈现。”前几日的一个夜晚,左妍与先生散步赏月,吟花诵月,好是惬意。“那天我和先生看着月亮,对出了不少诗、词。感谢父亲要我背诵古诗,否则,我俩只能看着月亮干瞪眼了。”左妍笑说。
最近,摆在左妍手边的书有好几本,《白鹿原》《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易经》……左妍的书单里,不仅有大家名著,还有青春文学和玄幻小说,这是她独特的放松方式。在细读《易经》后,拎一本青春文学读,舒缓一下紧张的思维;看一段玄幻小说,了解当下年轻人的阅读偏好。“前段时间出门,在飞机上翻了一下白岩松写的《白说》,这本书有一点心灵鸡汤的意味,年轻人有时候还是需要心灵鸡汤,我个人认为这并非‘毒药’。”女儿长大了,左妍也正在学习着“退出”女儿的生活。“就像我在某一本书里看到的:孩子渐渐长大,父母就只能看到孩子的背影。而且你要得体地退出。这个过程好艰难,但是该放手就要放手,不然就会把关系搞恶劣。”
“当你有心事,就进入书本里,可以忘记烦恼。”看书,是左妍沉静心灵的良药,也是她链接世界的一种方式。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在左妍的书架上,好几本与尼泊尔、印度相关的书,是她的“宝藏”。
喜欢极限运动的左妍,有次看到《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与尼泊尔徒步相关的文章,她便有了“去看看”的冲动。感受到尼泊尔国民的淳朴,在博卡拉徒步18天,冒雪攀登至6000多米海拔的高峰,这些都是左妍做过的疯狂的事。“生命的长度是上帝安排的,生命的宽度是自己打理的。”左妍认为,带着从书本中萌生的好奇心,去经历更多真实而精彩的瞬间,再回到平静中,这让她的生命与众不同。
在尼泊尔,一位英国同行者给左妍看了许多印度的照片,让左妍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看别人的书时,我看游记,喜欢看作者与当地人产生的关系,而不是单单的攻略。我最早看的是许嵩的《印度走着瞧》,这本书很精彩。他对印度的感觉与我对印度的感觉不一样。”在出发去印度前,左妍看了7本书, 从书上了解了印度的政治、经济、文化、风土人情,陆续做了两年的准备。2012年,她踏上印度这片神奇的土地。“出门前,带上《lonely planet》,这本书是自由行旅游者的最佳攻略。关于衣食住行,门票、购物、商品价格等等。不用跟团,跟着书里的地图走就行。”
坐在泰姬陵前数小时未离开,左妍欣赏着它早上灿烂的金色、阳光下庄严的白色。斜阳夕照下时,白色的泰姬陵从灰黄、金黄逐渐变成粉红、暗红、淡青色,而在月光下又成了银白色……
回国后,左妍将她在印度“疯狂的小事”记录成册,写成了《印度?印度!中国女子独行印度40天》。书中记录了印度迷人的景色、独特的风土人情、形形色色的异国旅人以及旅途中的种种人生感悟。旅途中遇到的各种“小插曲”都抵挡不了印度对她的吸引力。
后来,左妍带着女儿又去了一次印度,而今,她对印度的好奇仍在增长……
左妍简介:
贵阳人,一位心怀梦想并敢于把梦想付诸现实的女性。酷爱徒步、马拉松、冬泳等运动,曾独自完成尼泊尔安娜普尔大环线徒步,两次独自前往印度。作品曾刊登于《贵州作家》、《贵阳晚报》和《四季文艺》等刊物。(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杜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