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洞天福地·花海毕节>>毕节头条

毕节:让生态成为常态 把绿色建成底色

2021年12月01日09:55 |
小字号

□ 本报记者 陈燕民 史开云

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从“苦甲天下”到建起“绿色银行”,大方县羊场镇穿岩村从“连个雀子做窝的地方都没有”到“全国生态文化村”,大方县小屯乡滑石村从一次泥石流损失700多万元到森林覆盖率80%以上……

缔造“绿色传奇”的海雀村老支书文朝荣,为了植树造林而辞去乡党委书记的金沙县杨明生,种一辈子树并全部捐献给国家的大方县对江镇(原高店乡)农民胡索文,带领全寨苗族群众种树8000余亩的大方县兴隆乡农民项德祥……

一处处以点带面的试验,一个个植树造林的英雄,一波又一波的毕节人奋楫扬帆,凝聚起毕节人低头种树、抬头望路的不屈之志。

自毕节试验区成立以来,毕节始终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持续把生态资源转变为毕节最大的生态财富、生态优势和生态品牌。近年来,毕节始终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守护一汪碧水,写好绿色篇章,挖掘生态价值,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力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探索新路。

从“河长制”到“河长治”

山峦叠嶂,水波粼粼,在乌江之畔的金沙县化觉镇,前顺村的民居掩映在山水间,尽显诗情画意。

化觉镇位于金沙县东南部,呈“一”字形镶嵌在乌江上游北岸,乌江画廊穿越其境内36公里。近年来,该镇不断深入推进治水工作,有力地促进了乌江沿岸管理、水资源保护,实现了从“河长制”到“河长治”的转变。

“以前水里总是散发出腥臭味,生活垃圾都倒在江里,大家都不愿意去岸边。经过治理,现在水清了,在河边散步很舒心。”前顺村村民肖周军告诉记者,水清、岸绿、景美得益于河长制在该镇的全面推行。

几年来,该镇对镇内乌江干流、支流(小河)、野纪河落实县、乡、村三级河长制,制作安装河长公示牌11块,明确工作责任。

截至目前,当地已开展县级河长巡河19次,镇级河长巡河63次,村级河长巡河644次,形成了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库管理保护机制,为实现河、库功能永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

“全面落实河长制的同时,我们还引导村民通过村规民约参与河道的治理和维护,设立了20余个护河公益性岗位,吸纳已脱贫人口对河道进行常态化巡察,营造社会共治、全面参与的良好氛围。”该镇副镇长吴林宁说,“将在乌江沿岸群众聚居地陆续建成11个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加强治理能力。”

通过一系列措施,源头管控和末端治理得到强化,河湖治理的“毛细血管”得以疏通。

目前,金沙县共设县级河长32名,乡、村级河长199名,共招募187名脱贫人口对域内32条河流展开巡河保洁工作;17个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将满足城乡污水处理需求,乌江水生态环境质量将越来越好。

河湖治理关乎农村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民生大计。截至目前,毕节市共设立河湖长2861名,其中市级24名、县级227名、乡(镇)级625名、村级1985名。围绕“河长制”,全市大力实施控源截污、畅通水系、长效管护等各项举措,让优良的河流生态环境成为毕节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动脉”。

林下经济 势头正劲

“目前合作社销售生鲜天麻、干天麻、天麻酒、天麻片等,除了与公司签订订单合同外,我们还通过电商等渠道进行销售。”近日,七星关区朱昌镇伍坪社区的天麻迎来采收期,闵琦晖在现场忙个不停。

闵琦晖是七星关区放珠镇森茂林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2018年,他来到朱昌镇伍坪社区,流转了100亩原生林地试种天麻,取得成功之后,逐步把天麻基地种植面积扩大到6900余亩。

“现在野生天麻数量少,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因此,基地主要在原生林下进行野生天麻仿生培植,力求产出优质天麻。”闵琦晖说。

得益于朱昌镇伍坪社区气候湿润、土质疏松、植被丰富的良好条件,天麻基地产出的仿野生天麻个大、肥厚、品质优良。今年,基地预计可收获天麻1000吨,产值4000万元。

“我从去年开始在天麻基地务工,每天有100至120元的务工收入,同时还学到了种天麻的技术,合作社为我免费提供菌种、菌材等,在务工的同时,我也在自家林下种植天麻,争取提高收入。”在闵琦晖的带领下,放珠镇脱贫户周遵友和其他脱贫户合作种植天麻,预计今年可采收1000公斤。

近年来,七星关区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林下中药材种植、林下土鸡养殖、林下蜜蜂养殖等方式发展的林下经济产品,“刺梨+”(蜂蜜、中药材)、七彩山鸡、血红天麻和乌蒙玄凤土鸡备受市场青睐,品牌效应逐步显现。

七星关区红火的林下经济,只是毕节市坚持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黔西市杜鹃街道大兴社区,由社区党支部领办的黔西市大兴旺发生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林下种植白京菊、黄蜀葵1000亩,提供就业岗位70个,带动50户农户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实现村集体积累10万元以上。

在金沙县柳塘镇三合村、联盟村、桃园社区等地,在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引导和带动下,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在林下种植时令蔬菜854亩、林下养鸡3700羽,预计产值251万余元,带动脱贫户132人,人均增收2000元。

……

从1988年至今,全市森林面积从601.2万亩增加到2416万亩,森林蓄积量从785万立方米增加到6210万立方米。林下种植、养殖的种类不断丰富,生态效益突显。

2013年,毕节市被列为“首批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2021年,毕节制定出台了《毕节市林下经济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对全市发展林下经济的建设规模、分区布局、产业布局、市场体系建设等进行了细化。

截至目前,全市发展林下经济利用森林面积378.65万亩,共有实施主体996个,联结农村人口27.69万人。

“治”“防”结合 守望绿色

山上树成行,湖面水荡漾。

走进化竹煤矿修复区,湖风夹着初冬的寒意吹来,水鸟在湖面戏水,平添了几分生机。

化竹煤矿位于金沙县新化乡新龙村,矿区面积近3800亩。除了煤矿,当地还有丰富的硫铁矿,上世纪80年代,多个硫磺厂突然出现。

“那时候,周边地里种的白菜全都烂了,根本得不到吃。”当地村民李泽华说,“因为炼硫磺,矿区内地表裸露、草木不生,矿区上空常年飘荡着青白色的烟雾,空气中全是刺鼻的硫磺味道。”

2013年9月,化竹煤矿本着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耕则耕的原则,启动治理工程。将矿区划分为原始地貌保持区、生态修复区和耕地区,坚持“治理一片、恢复一片、复绿一片”。历经8年努力,矿区累计治理面积2000余亩,其中恢复林地1300亩。

“这个湖占地127亩,是在开展复绿复垦工作中打造的人工湖,湖里喂养的鱼年产可达10万斤,现在生态环境好了,也陆续引来白鹤、野鸭等生物栖居。”该煤矿负责人刘洋告诉记者,煤矿还建设了引水站、蓄水池、喷淋设施、机耕道等。

截至目前,化竹煤矿对矿区内受地质灾害影响的62户村民实施搬迁,补偿搬迁群众达1400万元;向农户流转土地2300余亩,支付土地流转费400余万元;此外,矿区内建设了10栋高标准食用菌大棚、一座冷库和烘干房一座,群众实现就近就业。

“2017年开始,我在矿区参与复垦复绿工作,每个月工资有三四千元,现在负责对矿区进行日常的管理。”李泽华说,该矿区将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示范项目,帮助村民实现从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

随着区域内山、水、林、田、湖、草不断修复,化竹煤矿逐步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局部小生态圈。李泽华高兴地说,“空气中再也闻不到当年刺鼻的硫磺味了。”

自2018年以来,毕节市构建了“1+1+3+N”污染防治攻坚体系,先后出台了《中共毕节市委 毕节市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夯实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建设基础的实施意见》《毕节市关于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持续推进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固废治理战、乡村环境整治战“五场标志性战役”,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并得到持续改善。

守住一方绿,换得“金山”来。在新征程上,毕节正用一个个生动实践,书写生态文明建设的合格答卷。

来源:毕节日报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