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蒲新区:打造新城新家新业新生活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其伦 通讯员 李佳旭 韩晓
最近,遵义市新蒲新区新蒲街道新华社区一支30人组成的党员志愿服务队挨家挨户上门走访,征求群众意见建议。这轮上门走访工作已经开展3个多月。
今年8月下旬,新蒲新区与红星美凯龙控股集团签约,共同实施新蒲集镇(老街)城市更新项目。
“这代表着地处新区核心区域、历经百年沧桑的新蒲老街,会在不久的将来迎来新环境新生活,居住在这一区域的居民也将享受到城市发展带来的红利。我们在模拟拆迁工作启动后,就开始上门走访,听取群众意见,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础。”新蒲街道党工委书记李海峰说。
城市发展不是简单建房子,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关键在于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完善功能,增强活力,特别在聚集人气上,在提高城市人口增量上,新蒲新区一直在努力“破题”。
办教育、兴医疗,是新蒲新区的“破题”路子之一。
今年秋季,遵义四中实验初中(新蒲中学)举行开学仪式。这是新蒲新区今年新建的9所学校之一,现已投用8所,其余即将投用。
这些年,新蒲新区围绕教育、医疗等公众最关心的话题,实施了一大批民生工程。2014年以来累计投入教育资金80多亿元,截至2020年,除早期投用的大学城院校外,辖区共有学校174所,学位6万余个。
在打造硬设施的同时,新蒲新区还注重软实力的打造。新蒲新区出台了推动高质量发展人才保障8条措施,对从北京师范大学等全国6所大学引进的免费师范生和特殊人才,给予津贴补贴和人才保障住房等待遇,留住了许多优秀人才。
新蒲新区还依托新蒲经开区、遵义综合保税区和中国辣椒城等优势,建设金融商务中心和大数据中心,引进优质服务类企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夯实城市产业功能。
历经十余年开发建设,如今的新蒲新区高楼林立、路网完善、绿荫成行、山水融合,一座容纳100万人口的城市框架已然形成,常住人口达34万,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27.6%跃升至2020年的64.9%。未来,新蒲新区将全力推进教育医疗康养集聚区、金融产业集聚区、辣椒加工贸易集聚区、高新装备制造集聚区、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