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福泉视窗>>福泉要闻

福泉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序推进 助力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2021年11月22日09:43 |
小字号

本报讯 初冬季节正是农田建设施工的“黄金期”。11月10日,在福泉市马场坪街道鱼酉村李家湾高标农田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10余台挖掘机分布在不同区域开展表土剥离、回填、开挖等作业,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今年9月 以来,福泉市科学制定规划、积极统筹协调,扎实推进高标农田项目建设。目前,全市高标准农田项目正有序推进。

马场坪街道鱼酉村李家湾组村民李清秀说:“好啊,整得好,如果是大块田,老板进来好发展,我们也得到活路做,不用出去,就能在近处务工。”

村民曹富英说:“每个人都支持,改了又好种,打农药、施肥都没有田坎,很平坦,好做农活。”

据了解,李家湾高标农田项目片区共750余亩,自10月30日动工建设以来,施工单位每天组织10余台挖掘机进行平整,目前已经开挖350余亩,开挖完成后,将陆续进行平整、回填、土壤改良等。

“今年市里面成立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导小组,明确要求实行‘一天一调度,一周一通报’的措施,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有序推进。”市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管理科科长曾繁艺说

2021年,福泉市认真按照国家、省、州的安排和要求,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为重点,按照“旱能灌、涝能排、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要求,科学制定规划、积极统筹协调,结合实际在全市推行“小块并大块、分散变集中、零碎变连片”建设模式,将农户闲置、碎片化的小块田变为“一户一块田”“全村一大块”的机耕大土地,以土地平整推动土地流转、以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以规模经营推进农业产业发展。通过对水、电、路、网的综合整治,进一步夯实福泉市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真正形成“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农业现代化新格局,有力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今年,福泉市在全市8个乡镇(街道)49个村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规模为9.5万亩,项目总投资为14327.51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实施土地平整、引水渠道工程、管道工程、水池、泵站、道路等。截至目前,全市高标准农田项目已经完成7.3万亩,所有项目预计将在12月底全部完工。

(本报福泉记者站 刘金兰 王孟林)

来源:黔南日报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