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思南视窗>>社会传真

张诚:红薯产业绘就群众增收画卷

2021年11月01日09:13 |
小字号

思南县三道水乡周寨村村民杨胜芝最近心情很愉悦,他今年种的红薯又获得了丰收。在自家地里,他和老伴一个多小时就挖满了一辆三轮车,10分钟就能拉到村里的红薯收购点,过磅称重,卸薯领票,5毛一斤,共计200多元。

“以前要到年底把猪卖了才见得到钱,哪里会想到红苕能这么值钱啊,而且挖出来卖给公司就可以了。公司办得好,让我们老百姓也赚到钱了。”看着手中的发票,杨胜芝忍不住感慨一番。

杨胜芝口中的公司是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的前身是周寨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6年6月,利用手工作坊生产红薯粉,由于设备落后,加之生产工艺、销售、管理等原因,合作社处于亏损状态。针对这一情况,三道水乡党委政府为了盘活集体资产,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助推脱贫攻坚,进行招商引资,动员说服当地“春晖人士”张诚回乡对该厂进行调整升级。张诚于2018年6月个人注资4500万元,成立了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对原合作社相关资产、资质、人员进行了整合,创建了“陈薯”红薯粉品牌。

“没有产业带动,再好的资源、再好的产品也难产生经济价值,这是乡亲们难以脱贫致富的根本因素。”凭借多年的创业经验,张诚开始着手市场调研和实地走访,看中了乡亲们种植经验丰富、参与度高、易于接受和风险小、市场前景广阔的红薯产业。

“红薯种植方便,技术要求低,除去种植成本,1亩能给农户带来2000多元的纯收益。”两年多时间,张诚带着佳里佳公司把当地的生态特色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使红薯产业真正成了当地的优势产业。

在抓公司经营发展的同时,他始终不忘带领父老乡亲共同致富的初衷。通过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辐射带动周边乡镇联片种植,与乡亲们签订种植合同,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今年,红薯合同种植面积已近7万亩,带动农户2.2万多户。经过3年多的发展,员工从最初的几十个扩展到近200人,人均工资达到3000元以上,成为了全省第11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省15家农产品深加工成长企业之一,贵州省扶贫龙头企业,“陈薯”红薯粉已被认定为第一批全国扶贫产品,企业所在的周寨村现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我是一名党员,无论个人发展得怎么样,走到哪里都不能忘了初心。能够把大家都带动起来,有钱赚,一起过好日子,我心里就踏实了。”

近几年来,张诚扎根故土,以自强不息的干劲和真情实意的付出,得到了家乡群众和社会各界的肯定。2018年被思南县委、县政府评为“最美思南人”,2019年被授予贵州省劳动模范、贵州省优秀春晖使者,2020年被授予“贵州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荣誉称号。(孙 磊)

来源:铜仁日报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