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社会民生

大浪打到船上 水文人张国喜再也无法当“艄公”……

2021年10月21日08:54 |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小字号

1973年7月3日,火石坝水文站职工张国喜像往常一样,在飘摇的测量船上采沙取样。“老张,我有急事儿,能不能帮我渡河?”听见呼声,张国喜便毫不犹豫停下手中的工作,摇着测量船渡人过河。

火石坝水文站所在的骂腮河村民组,一条河流横跨村庄,阻断了两岸村民来往的路。由于当时条件艰苦,没有跨河桥梁,村民如果要外出,必须要用船渡过野纪河,水文站的测量船就成了当地群众过河往返的主要工具,热心的张国喜便是村民们最熟悉的“艄公”。年长的村民们都还记得,张国喜的身影时常在野纪河中往返穿梭,使用水文站的测量船免费帮助老百姓们过河。“只要群众有需要,他从不推脱,都会主动帮忙。”

盛夏的野纪河水流充沛,它像一匹烈性的野马奔涌向前,这一天测量船开到河中央,突然一个大浪打到船上,船虽然没有翻,张国喜却不幸落入水中,被湍急的水流一直往下冲……船上的群众急声呼救、奔流的河水继续咆哮,听闻张国喜落水的消息后,村民马上自发组织沿河搜救。可惜,等大家找到他时,他已经停止了呼吸,年轻的生命定格在了为人民服务的最后一刻。那一年,他年仅40岁。

张国喜生前照片。张国喜长子张正荣供图

家人悲痛欲绝,群众声泪俱下,但张国喜同志再也无法照顾年幼的子女,再也无法担起家庭的重担,再也无法给挂在心上的群众当一次“艄公”……吞噬了张国喜身体的野纪河像是醉了酒一般混混沌沌地咆哮而过,只有河畔上孤零零的两根水尺仍旧静静伫立,它们好像是在为他默默哀悼,更像是在为他的为民爱民之心而坚守如磐……为民爱民,这是张国喜短暂一生中最真实的“解说词”,他是大山里的水文人,更是在艰苦岁月里温暖人心的火种。

“张老是个大好人,在骂腮河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值得称赞的事情……”火石坝水文站当地长大的退休医生安定文,对张国喜的事迹仍然记忆犹新。沿着野纪河右岸,走入一条杂草丛生的羊肠小路,不远处可看见废弃多年的火石坝水文站,它破旧却依然坚挺,静静伫立,聆听着野纪河水涨水落的生命脉搏。

张国喜一家合影。张国喜长子张正荣供图

张国喜,1933年1月出生于贫农家庭,195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1月至1955年1月期间,先后在黔西县原大关区桂箐村担任村长、党支部副书记等职务。“在党的培养教育下,自己的思想觉悟逐步提高,奠定了为人民服务的政治觉悟,因而在艰苦的岁月里,同样按党的方针政策办事,同群众同甘共苦,积极工作……”这是张国喜在“工作思想鉴定表”里的自我鉴定。正是有了这5年的基层工作经历,让他铸就了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怀,习惯了时刻关心关注群众冷暖,默默在心里许下了为人民服务的诺言。不管到了什么岗位,张国喜都用实际行动、甚至他的生命,践行着这个钢铁般的信念。

1955年2月至1959年2月期间,张国喜先后在县农工部和农水局工作,分别担任农业辅导员、水利辅导员等职务。工作环境变了,工作要求也不一样了,但他始终积极学习、勤于钻研,不断克服自己文化水平低的实际困难,学会了各种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还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帮助老百姓测量引水沟渠等,服务群众之心始终不减,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受邀参加了省里的积极分子大会。

1959年3月,由于工作需要,张国喜积极服从组织安排,不讲条件不提要求主动到了偏远的野纪河水文站,后又搬迁到火石坝水文站。翻开张国喜泛黄的档案,他在干部鉴定表上这样写道:“到水文站又是一个新的工作,同时人少、地方偏僻,工作是有困难的。但想到自己是一个党员,应该在这艰苦的环境里更加积极的工作,动员大家在这荒野的地方搞好工作。想到这些,自己的决心更大了。”

火石坝水文站位于黔西县永兴乡火石坝村骂腮河组,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骂腮河,沟壑丛生、山高路陡,交通极为不便,当地的群众需要购买粮食、食盐等生活物资,都要到70华里以外的中坪区(现为中坪镇)去。张国喜同志经常主动承担起水文站采购米粮的重任,每次早上天不亮就出门,来回步行100多华里背回粮食、盐等生活物资,保证了站上同志们的饮食,时不时的还会为当地的百姓捎点生活用品。在水文站期间,张国喜始终心系当地百姓,水文站需要进行站房修缮,或者添置水文测量船等,他就组织当地的群众到水文站务工劳动,新造测船、整修站房、烧石灰、刷墙壁、平地面……始终与群众同甘共苦,不仅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还为贫穷困难的当地群众创造机会增加收入。

张国喜在自己的向党交心书中写道:“焦裕禄、王杰等榜样,随时用他们的革命精神做一面镜子,检查对照(自己的)工作思想、行动,学习他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一心为革命、一心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而奋斗到底。”他用自己的一生很好地诠释了这样的一种追求,也影响着自己的后辈不断的成长。为民情怀化作一粒种子,在家风熏陶中发芽壮大。张国喜长子张正荣,成为了一名水文“哨兵”,接过父亲的接力棒,踏着父亲走过的路坚毅前行。在张正荣的心中,父亲是一位巨人,“他把群众冷暖挂在心上,群众也把他记在心坎里了。”他传承着父亲的精神,不管在哪个测站都留下了许多服务民众的佳话,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

张国喜离开我们已经40多年了,但他一心为民的宝贵品质从未离去。一代又一代的水文人,正沿着张国喜们走过的路,不断续写为民爱民新的篇章。(文/图 晏雪松、张静)

(责编:李永馨(实习)、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