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心”铸匠心 万家灯火明
——记2021年度“最美退役军人”、南方电网公司贵州兴义供电局基层员工龙福刚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中迪
10月15日,中央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发布2021年度“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贵州省退役军人、南方电网公司贵州兴义供电局输电所五班班长龙福刚光荣上榜,获得2021年度“最美退役军人”称号。
3年,将区域内1467公里输电线路牢记于心;
23年,徒步巡维路程超30万公里,可绕地球7圈多;
17项国家专利,减少电量损失2.3亿度,为国家创造经济价值近1个亿;
…………
如果这些数字是他的勋章,46岁的龙福刚,早已拥有很多人一生都比不上的荣光。
“要走最难的路,登最高的塔,把军人的精、气、神带到工作岗位上,时刻胸怀责任与担当。”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已在兴义供电局工作23年的龙福刚,依旧把军人的使命担当记心间。
脱下军装,穿上工装,龙福刚用一颗被部队淬炼过的“军心”,铸就一颗劳模匠心,用实际行动,守护万家灯火。
从“门外汉”到技能专家
1975年出生于兴义的龙福刚,从小就怀有一个军旅梦。
1994年12月,高中毕业的龙福刚,如愿成为武警8641部队的一名战士。
1998年5月,退役后回到兴义的龙福刚,成为兴义供电局的一名普通职工。
面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检修等技术活,龙福刚傻眼了。
怎么才能从“门外汉”变成一名专业人才?龙福刚苦思冥想,决定用一个笨办法。
“当时可供学习、阅读的专业书籍很少,我就想,可以在外出时带上纸笔,不懂的地方就向师傅们请教,然后记下来自己琢磨,再不懂就再向师傅请教。”
于是,同事总会在检修时,见到他掏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一边听一边记录;而其他班组有检修和巡视工作,他都抢着主动要求参加。
就这样,短短3年时间,龙福刚就将区域内的1467公里输电线路牢记于心,将4984座基杆塔的地形地貌熟记于脑。通过自学和实践,龙福刚从一名输电专业的门外汉成长为一级技能专家,完成了别人需要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成长过程。
坚持走最难的路,登最高的塔。从业23年以来,龙福刚凭借退役军人的坚韧和执着,带领班员开展了500余次高压输电线路带电检修,徒步巡维路程超30万公里,连续8400余天带电作业“零差错”“零事故”。
从发明家到贵州工匠
从南方电网公司一级技能专家,到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龙福刚最为同行所乐道的是,他拥有17项国家专利。
翻看龙福刚获得的17项专利,最早要从2001年发明的承力座说起。
“老师傅第一次带我更换绝缘子,我没什么经验,想尽办法都没成功,老师傅经验丰富,却也花了2个多小时才完成这项工作。此后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省时省力地完成这项工作。”
经过多次探索,龙福刚思考良久的事情有了眉目,他到废铁回收的地方花了5块钱买回一块废铁,自己加工发明了承力座。
“别小看这个铁疙瘩,我当初拿它往塔上一放,换绝缘子的时间就减少了三分之二。”龙福刚介绍自己发明的第一个产品。
22年的一线岗位工作经历,使得龙福刚的发明适用高效,不但降低输电现场工作存在的作业风险,而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了解决登杆登塔容易滑落摔下的问题,发明防滑防脱脚扣;
为了解决更换绝缘子串难度过大且容易坠落的问题,发明多功能折叠检修梯;
如今,走进龙福刚的办公室,挂在门口的“劳模创新工作室”“龙福刚技术能手工作室”两块牌子熠熠生辉。他本人还获得了“技术能手”“行业道德标兵”“贵州工匠”等称号。
“我搞创新发明,不是为了奖项和专利,也不是为了多高的荣誉,而是为了让每一位外出作业的同事们,能够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龙福刚说,他希望自己发明改造的产品,能够让带电作业的同事们,更加安全地工作。
从排头兵到全国劳模
从军营到电网,龙福刚一直践行着初心使命。
2008年雪凝灾害时,黔东南州各县区受灾严重,龙福刚被推荐为兴义供电局赴凯里供电局支援抗冰抢险队队长。
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龙福刚每天上午6点就带领队员投入抢修,仅用3天时间就完成了平常需要15天才能完成的抢修工作,在除夕前,为3个县的老百姓送去了光明,让群众过上温暖亮堂的春节。
2011年,望谟县发生特大洪灾,望谟县城至打易乡的道路被冲毁,交通阻断。龙福刚迅速奔赴前线抗洪抢险。抢修期间,他和队员们每天只休息4个小时,比原计划提前5天完成了抢修任务,为灾区重建打下坚实基础。
…………
龙福刚说,要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是一名退役军人,走到哪里,就要成为一面旗帜,无论面对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必须不畏前行,争取最后的胜利。
作为黔西南州第一位获得国务院津贴的高技能人才,他始终积极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目前,龙福刚在黔西南州和兴义供电局开展宣讲20余次,受益者达万余人。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涌现出了文峰、岑远洪、王家军、周志波等一大批劳模、工匠和优秀青年。
千锤百炼,更显坚韧。离开部队投身电力行业工作的龙福刚,已然成为兴义供电局的一面旗帜,哪里有攻不下的山头,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用永不褪色的战斗姿态,诠释了一名优秀退伍军人和新时代电力人的良好形象和动人风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