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贵州要闻

罗甸:“1+N”养老服务模式 推动养老事业跨越发展

2021年09月09日15:08 |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小字号
岑友应老人在弹琴。
岑友应老人在弹琴。

近年来,罗甸县为改善养老服务设施、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实施以敬老院、日间照料中心、老年养护院为抓手,以民间居家养老为补充的“1+N”养老服务模式,让全县老年人社会保障更加健全,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明显提升,逐步推动实现“老有所养”向“老有颐养”“老有乐养”的跨越。

岑友应今年74岁,过去长期独居的他性格比较孤僻,并患有过敏症及高血压。自2018年8月来到逢亭敬老院,在敬老院职工的精心照料、耐心关怀下,岑友应很快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并逐步把这里当成了家,性格也逐渐开朗起来。

“我们都老了,来到养老院有人照顾我们,院长也把我当家里人一样照顾,真的很感激他们,感谢党感谢政策。”说罢,岑友应老人就用自己的电子琴弹了一首《大中国》,表达感激之情。

据逢亭镇敬老院院长陆远超介绍,全院56位老人当中,13人全失能,26人半失能,总体自理能力比较弱。除了帮老人们整理内务、服务生活起居,还要给大家定期做身体检查、调理身体,每天的工作强度比较大。为了激励老人们积极生活,她除了工作耐心细致外,更是有自己的小妙招。

“老小老小,他们现在就像小孩子一样,也需要哄的。我就给他们发奖励,做得好、表现好的就多奖励一个,这样他们的积极性都高了很多。”陆远超笑着给笔者介绍道。

为抓好民政兜底保障人员救助工作,在推进城镇化建设、协同城乡发展过程中,县民政部门结合规划合理布局养老服务机构,并破除原先老幼同院、集中统一管理的模式,创新举措将全县的敬老院进行分类精细管理,同时对各敬老院采取“公建民营”的管理模式,让老人们享受到专业高品质的养老服务。

“以前老人和孩子住在一起,看着充满活力的孩子们我们也是很开心的。现在和老人们住在一起,大家和睦相处得很好。”在边阳镇栗木敬老院居住了12年的田孟云满脸笑容地告诉笔者,敬老院里的专业管理人员服务贴心周到,每天早上都带领老人做广播体操锻炼身体,老人生病时有专人负责接送,有敬老院管理人员关心看望……一项项服务、一件件小事让入住老人们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在老人们的交谈中、笑容里,无不透露着对党和政府的感激,对养老服务的满意。

除了解决兜底保障老年人敬老院基础设施升级建设、管理运营以外,面对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短期托养等事关老年人切身利益的问题,罗甸县也在积极发展嵌入式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服务中心、农村幸福苑,借助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养老康复中心等设施,努力打造一批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让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日间照料、康复护理等一站式服务。

据悉,目前罗甸县共有农村敬老院8个,分别为栗木敬老院、兴隆敬老院、木引敬老院、逢亭敬老院、茂井敬老院、沫阳敬老院、罗悃敬老院、董当敬老院。日间照料中心4个,分别为城东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城西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翠滩家园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兴阳家园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服务站(点)6个,分别为康梦家园、交吾安置点、寿乡家园、玉都家园、古镇家园、惠泽家园养老服务站(点)。农村幸福院3个,分别为红水河镇云里村、牙村村、罗暮村幸福院,基本实现全县养老机构全覆盖。 

“下一步我们将大力推进普惠性社会福利工作,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对接,加强镇级建设,着力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福利体系,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颐养、老有乐养。”罗甸县民政局局长刘峰如是说。(图/文 罗元冬、王冬至)

(责编:李永馨(实习)、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