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铜仁视窗>>头条

铜仁万山:“绿”为底色 兴业增彩

2021年09月08日15:55 |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小字号

“有山皆绿、有水皆清、有土皆净”。近年来,万山区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写好绿色生态文章,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旺、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

“这个月生产了20多万棒,(每棒)采菇可能一斤半左右。”在敖寨乡中华山村食用菌基地,负责人刘元义正忙着查看菌棒长势,为接下来的丰产作好准备。

中华山村是敖寨乡发展食用菌产业最典型的村,曾是万山区的二类贫困村之一,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73亩,是典型的山旮旯。由于农业技术落后,生产力低下,曾经村民们长期过着“放牛好耕田,养猪盼过年。喂鸡筹柴米,奔波为油盐”的艰难日子。

为摆脱根深蒂固的贫困,2016年3月,中华山村支两委到浙江考察学习,将这种生长周期短、种植见效快、利益高的食用菌带回中华山村,数年内,全村广大干群团结一心“泡”在大棚产业里奋进创业,到2018年底,全村169户贫困户全部吸纳为社员,并直接参与到合作社产业规划、生产和监管等环节。

同时,贫困农户每亩耕地上可获得保底股金800元/年,在合作社参与务工的贫困户或农户,每人每月还可领取工资2000多元左右,中华山村在全区走出了一条“食用菌脱贫路”。

“我从一开厂就在这里做了,大概有五六年了,工资就是70元一天,一天做8个小时,一个月有2000元左右,不管老人还是小孩都照顾了,政府做这个为我们老百姓造了很大的福。”敖寨乡中华山村村民张雪英说道。

小小食用菌,让山水更绿,更让群众生活更美。此外,敖寨乡还在瓮背村、洋世界村、杨家寨村发展以畜牧养殖、油茶、黄桃、莲藕等为主的立体农业山地经济产业,通过开发荒山,在山中种植苗圃,为荒坡披上了“绿装”。截止2020年底,敖寨乡食用菌累计突破1亿棒,栽种精品水果1000余亩,走出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径。

山坡披绿,美了乡村,富了百姓。工业转型,以“绿”促发展。

湘黔交界、武陵山脉深处的万山区,曾是中国最大的汞工业基地。作为“汞都”,万山为新中国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而资源枯竭后,艰难地寻求转型再崛起。近年来,万山区按照“产业原地转型、城市异地转型”发展思路,重振工业的梦想以绿色赋能振翅高飞。

2016年,万山区通过重点招商引资,万山引进贵州万仁汽车集团项目落户经开区,该项目占地1000余亩,总投资达20亿元,是一家集研发、制造、技术、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实体企业,从此拉开了万山现代工业转型的序幕。

作为贵州省本土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在2020年获得了新能源商用车生产资质,通过了国家CCC认证,获得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证书(WMI)和企业名称代号证书,生产的“万仁”牌汽车被工信部纳入免缴购置税、车船税名单,被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纳入2020年度“千企改造”工程,省级十大先进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目前,万仁汽车生产的新能源商用车已在全国多地挂牌上路行驶。

万仁新能源汽车作为万山产业转型升级的“新龙头”和做大做强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不断推进工业“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加大科技投入,将机械智能化应用在工业生产中,不仅有效提高了生产水平和质量,也推动了万山工业产业向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为主导的“绿色”转型

“贵州省对于环保这方面的要求非常严,落实的第一就是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第二就是加大对于先进装备方面的一些投入,第三就是严格对我们公司内部进行精细化的管理。”贵州万仁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姚晓冬介绍道。

万山区将“转型”作为摆脱资源依赖、实现蝶变崛起的“大课题”,积极转变发展方式,运用生态思维,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升级”,走出了一条有别于省内其他区县、不同于全国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之路。(麻洲)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