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乡村振兴
赫章县福来厂社区:西红柿丰收带“福”来

初秋时节,赫章县双坪乡福来厂社区大棚种植的西红柿到了成熟的季节,进入采收销售期,工人们正忙着抢抓晴好天气采摘上市。
福来厂社区大棚种植的西红柿。
走进福来厂社区西红柿种植基地,大棚里的工人们正忙着采收西红柿,看着一个个鲜艳的西红柿,村民姜玉香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往年这些时候,我都是外出打工,自去年县扶贫公司在我们村种植大棚西红柿后,我们既可在家门口务工,又可照顾家里老人、孩子,每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 姜玉香说。
村民采收西红柿。
在西红柿种植基地,笔者见到,工人们将从大棚里采摘的西红柿一桶一桶倒入拖拉机车厢,再运到包装车间进行分拣、打包、装车,满载西红柿的大货车缓缓驶出车间,运往成都等地销售。
“我们是四川攀枝花市专业从事西红柿种植的,去年向赫章扶贫公司租赁了250个大棚种植西红柿,前期的投入接近100万元,基地长期都有40多名工人务工,全年工资能达到50万元左右。”大棚西红柿种植基地负责人陈顺洋向笔者介绍,现在西红柿到了采收旺季,按照现在的行情,这250个大棚,年产量可达700多吨,年产值可达300万元左右。
分拣包装西红柿。
据悉,赫章县扶贫公司为了双坪乡福来厂社区更好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在2020年利用专项扶贫资金建成食用菌大棚250余个,还配套建成冷库、烘干房、菌种加工车间等设施,大棚里除种植食用菌外,还错季节种植西红柿,有效解决当地群众就近就业难题。
长势良好的西红柿。
“结合大棚所在地的气候特点,食用菌产业在冬季比较适合,夏季种出来品质就会受到影响。为解决这个问题,让大棚不闲置,公司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引进四川客商利用大棚闲置季节,错季发展西红柿种植。”赫章县扶贫公司大棚基地管理负责人朱贞龙对笔者说,利用大棚通过夏季种植西红柿、冬季种植食用菌,有效解决大棚全年的种植问题,提高大棚使用效率。目前,食用菌产业和西红柿产业发展起来了,长年可以带动福来厂社区周边50余人闲散劳动力就业,每名务工人员每年可以实现20000元以上的务工收入。(文/图 李学友、邓维宣、谢永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