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贵州省司法厅>>政务要闻

李红:胆囊切除手术后第三天就回到村里继续工作

2021年09月07日09:07 |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小字号

李红,贵州省忠庄监狱派驻凤冈县大屋村驻村第一书记。自2018年3月派驻到凤冈县后,李红先后在石门村和大屋村任驻村第一书记。2020年10月,作为“东西部协作”帮扶成效交流会上的代表在上海发言时,李红把石门和大屋定义为自己的两个“故乡”。

刚到石门时,村情复杂,组织涣散,债务高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产业结构单一,农民意识转变慢,贫困程度极深。当时石门村的“五无”更是让李红记忆犹新,无办公场地、无厨房、无厕所、无宿舍、无村民办事大厅。2018年,又正是凤冈县脱贫攻坚战的攻坚期,村里大小事,毫无头绪,忙得不可开交。

到石门村后,李红通过一个月“五加二”“白加黑”的摸底走访,全部、全面地了解石门村的贫困户情况,以及村里基础设施、办公阵地、组级支部等建设情况。根据前期走访,李红确定了“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思路。

帮助群众收割蔬菜。

一手抓组织,完善阵地建设。着力解决石门村无办公场地、无厨房、无厕所、无住宿、无村民办事大厅的以及6个组级支部没有阵地的“五无”现状。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基层党组织堡垒建设的重要性,李红立即开展多方协调,对接省监狱局、忠庄监狱、凤冈县委组织部等相关部门,筹资33万元修建完善了村级阵地,重新选拔调整党支部书记,严格工作纪律,充实基层力量,彻底改变了石门村的“五无”现象,石门村干部群众的“新家”逐渐热闹起来,人心也开始凝聚起来。此外,李红还通过争取项目,为石门村协调了村庄亮化工程等项目经费50余万元,让石门村面貌焕然一新,使得石门村实现了从“五无”到有一个县级标准支部建设阵地的完美蜕变。

另一手抓产业,确保群众增收。通过走访了解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及致贫原因,制定具体的脱贫计划。如50岁的贫困户韦某,因脸部从小严重烧伤,四级残疾,至今未婚。大腿又不慎摔成骨折,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而且上有80多岁的父母需要赡养。李红多次到韦某家鼓励他发展不同于传统农业的种植业,他种植了中药材50亩。由于缺乏劳动能力,不能销售出去,李红又去找来三轮车帮助其把药材运往5公里外的销售地。2018年4月26日,在一次走访中,特地去了韦某家,韦某说了一句让李红难以忘怀的话:“红书记,感觉你两三个月都没来我家了?”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李红的心,让李红更加感受到:唯有真正的贴近百姓,才能赢得百姓的信任与支持,也让李红由衷的增加了对石门这个地方的“乡情”。

当然,脱贫不是终点,巩固拓展脱贫成效才是目的。李红结合调研情况,与村支两委商量后,决定组织推广“合作社+农户”产业模式,引进盛世果蔬合作社,发展蔬菜种植,共带动村民种植辣椒1000余亩、莲花白300亩、烤烟450亩、万寿菊876亩、蓝莓60亩等,带领全村群众共增收635万元。

召开群众会。

李红想,只有把百姓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扶贫的路总是越走越顺。李红在石门期间,先后通过争取项目,协调村庄亮化工程等项目经费50余万元,对接市场,帮助销售百姓种植的蔬菜30万余斤。2018年7月,石门村顺利实现脱贫摘帽。

在石门,最大的困难是解决贫困户怎么脱贫。贫困户脱贫就是要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即吃穿不愁,教育、医疗、住房有保障。这几个指标,就需要不断地走到群众中去,然后从群众中来,才能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李红说自己在石门就是践行“脱贫”的初心。

2019年6月到现在,李红一直在土溪镇大屋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大屋村虽然2018年已经脱贫出列,但是村党总支是县级软弱涣散党组织,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历史负债达26万元,各项公益事业、基础设施欠账大,贫困村民等靠要思想较重,内生动力不足。当时还有31户贫困户120人尚未脱贫,难以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

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大屋村要走出困境,就得有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李红等通过认真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组织生活会、认真查摆总支班子问题21个,并逐个整改完毕,并按照“地域相邻、规模适当、便于管理”的原则,把11个组级党支部优化为4个。此外,培养发展对象1名、入党积极分子3名,严格上下班签到和请销假制度,组织村干部外出培训种养殖技术,持续深化与“娘家”忠庄监狱13个党支部的结对帮扶,村支两委班子战斗力得到极大增强。2020年5月,凤冈县全县的村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推进会就选择在大屋召开。

有了强有力的党组织,再大的困难都能解决!为确保贫困户顺利清零,李红和村支两委逐户制定脱贫策略,将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作为头等大事,协调资金完成饮水工程7个,将因残、病、上学、缺乏劳动力等无法就业的纳入政策兜底,对有劳动能力的进行技能培训,联系解决就业,协助贫困户缴纳医保、养老保险等,2019年12月,建档立卡的31户贫困户120人全部脱贫清零。

大屋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更重要的是帮扶资源也丰富。一是由省监狱局作为坚强的后盾。二是村里烤烟、蚕桑、肉牛、蔬菜等种养殖优势明显。三是整顿后的村支两委班子人心齐、信心足。但必须要统筹兼顾,方能发挥最大效益。如何将资源整合利用好,把劣势变为优势,改变农户单打独斗的现状。首先,利用上海奉贤区、省监狱局援助的资金建成一个孵化场带动了55户贫困户增收。同时,利用现代化企业管理理念,建立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经反复调研,李红瞄准了桑蚕、肉牛等产业,提出成立村集体公司,构建“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模式。为说服村中致富能人投资入股,李红经常自掏腰包、自带好酒,挨家挨户唠家常、做工作。如此一来,通过流转村里的闲置土地,充分利用省监管理狱局帮扶资金优势,整合村集体资金、农户资金,把生产技术能手、村干部、村民和土地、社会帮扶力量等资源有效整合起来,群众“流转得租金,务工得薪金,入股得红金”。

通过李红和村支两委的多次协商与努力,2020年4月,成功注册凤大公司,注册资本88万元。村集体入股45万(其中贵州省监狱局帮扶30万元)控股51.14%,村民入股43万元控股48.84%。为什么要注册公司?李红表示:一是激发了村干部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二是有效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三是实现了由输入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四是保障了公司姓“公”不姓“私”。公司章程明确,公司设置特殊岗位股5万元由村委会主任持有,换届后原村委会主任必须在30日之内无条件转让给新主任,公司每年收益的利润按股东比例分红。村集体入股利润的60%以“建档立卡脱贫户+低保户+X边缘户”的模式帮助困难群众。30%用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10%用于弥补村委会办公经费,实现了帮扶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可持续化。

同时,还以“一场(养殖场)一园(经济作物园)公司化,集体经济实体化”的发展模式致力于拓宽公司经营范围,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后与村支两委一道,与有实力的公司实现“强强联合”发展优势的肉牛、蚕桑、蔬菜产业。此外,基于当地及周边村民大规模种植烤烟,烘烤需要大量煤炭,公司在金沙等地考察6家煤厂,通过规模购买的优势,开展煤炭销售经营等等。到今年5月,通过企业发展的带动辐射,带动以村合作社的形式,种植烤烟2470亩、辣椒2000亩、花椒2300亩、牧草700亩;养殖肉牛600余头、野山鸡1.5万羽、林下养鸡2万羽。带动以家庭为主体的小中型养殖户7户,养殖肉牛200余头,种植蚕桑1500余亩。村集体26万元债务全部还清,村两委战斗力明显增强。

永远在路上。

2020年,凤大公司流转土地发展了200亩种桑蚕产业,与东西部扶贫协作企业上海水晶家纺合作,预计3年后可实现年收益34万;与企业合作,在桑苗生长期间套种蔬菜,如果遇到市场风险,省监狱局将帮助其解决销路问题,年收入20万;与凤冈何记公司合作,养殖肉牛108头,年毛收入44万。

2020年6月全县的村党支部标规化、规范化建设推进会在大屋召开。8月,大屋村顺利通过国务院第三方脱贫攻坚大普查。

俗话说,为人父后方知带儿苦。在大屋精心培育起来的村级公司,犹如李红细心带着的孩子,深怕受一点创伤和挫折,盼望着它茁壮成长,出类拔萃。正是这种“父子”情怀,让李红把心交给大屋。也正因为如此,在李红胆囊切除手术后第三天,李红就回到大屋继续投入工作。因为李红知道,村级公司的发展事关脱贫攻坚成效巩固拓展以及如何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李红并不想在这节骨眼上有所闪失。这也是今年李红没有轮换回单位的主要原因,李红想,自己的使命还没有完成,我自己需要大屋。

在大屋,脱贫攻坚的任务已过攻坚期,最关键的是要实现脱贫成效的巩固拓展,然后在大屋村找到一条适合大屋的路子,以有效衔接乡村振兴。通过省监狱局、忠庄监狱以及村支两委的不断努力,大屋能成立村级公司,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打下夯实基础。所以,从去大屋,再到今年继续留在大屋,李红就是要担当起乡村振兴的使命。

李红所取得的这些成绩,除了省监狱局、忠庄监狱的各位领导、同事的鼎力帮助外,李红更要感谢我的家人的大力支持。感谢他还在襁褓中的女儿,没有责怪他出生后只陪她一天就去了大屋;更感谢他的妻子,满月后远去河南休假,让他少一些“后顾之忧”,给足我他时间,给足他勇气,给足他最大的动力,坚守一线,不忘一名党员的身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贵州省司法厅供稿供图)

(责编:潘佳倩(实习)、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