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铜仁视窗>>时政要闻

沿河:“老”干部发挥“新”作用

2021年09月07日18:25 |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小字号

“银发”未老,余热生辉。今年来,沿河自治县紧盯“铜城仁者·老干先锋”品牌创建,充分发挥老干部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通过建立队伍、创设载体、志愿服务等形式,把离退休干部中的乡土人才、文艺人才、教育人才凝聚起来,在助推产业发展、乡风文明、普法宣传、关心下一代等方面发挥余热,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献智出力,为开创新时代生态优、百姓富、实力强美丽沿河发展新篇章凝聚“银发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老干部特约调解员。沿河县老干活动中心供图

“老专家”田间地头“传经送宝”

“清园消毒,我们就要打一道高浓度的石硫合剂,把园消一下毒,杀一下虫,我们还可以用点生石灰兑水后,把树干刷白,芽前肥肯定在大年之前要施下去,施了后,才能保证制造养分的营养,这样效果才好。”这是农技老专家范义勇正在耐心给果农指导的场景。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沿河自治县关工委始终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深做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充分发挥老干部科技服务团农技老专家特长,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创建老干部“科技扶贫示范点”和“脱贫示范户”,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技术指导、农业技术培训,为群众增收致富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真正把工作做到老百姓心坎上,为全县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贡献力量、增光添彩。

今年5月,在和平街道劳联村,该县关工委、农业农村局、科协等部门联合组织农业科技服务团老专家老同志走进田间地头,开设一次“田地课堂”,详细讲解蔬菜施肥、病虫害防治,对农户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把脉问诊、对症开方。

老干部外出考察乡村振兴示范建设。沿河县老干活动中心

“感谢科技服务团的老专家们,通过本次培训,我村村民在果树种植的精品意识和管护技术水平方面得到提升,大家的种植信心更足了。”和平街道劳联村党支部书记杨伟伟感激地说道。

为确保老干部更好地为全县推动乡村振兴建言献策,该县积极采取“走出去学习借鉴经验,请进来考察指导”的方式,组织老干部赴重庆市黔江、酉阳、秀山等地,参观考察乡村振兴示范建设,学习借鉴各邻县乡村振兴好经验、好做法,找出沿河乡村发展现状和突出问题,找准工作出发点和着力点,为全县推动乡村振兴整体规划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据悉,该县老干部科技服务团先后多次赴淇滩镇白果村,和平街道南山村、劳联村,谯家镇长征村等自然村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空心李、葡萄、柚子、辣椒等种植业技术指导培训,培训“田秀才”“土专家”450余人,培育科技“二传手”100余人,发放剪枝工具180余套、科技知识宣传围裙200余条、《沙子空心李生产栽培管理技术手册》150余册、柚树知识手册100余册。

“老文艺”引领乡村“文明新风”

人杰地灵、物产丰富、自然风光优美。近年来,沿河县中界镇重点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聚力打造有“善登高峰”“和谐孙家”“宜居天坪”“幸福陡滩”等乡村振兴示范村庄,各村各寨独具特色,呈现出一幅幅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今年6月,沿河自治县老年体协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老干部走进中界镇开展助力乡村振兴考察和“老干部助力乡村振兴文艺演出”活动,展现新时代新征程新风采,弘扬正能量、释放正能量、传播正能量,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文明乡风,做乡村新风的实践者、受益者、倡导者、守护者。

“来到中界镇,看到高峰村和孙家社区的发展,我感触很深,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撕掉千百年来绝对贫困标签。现在的农村是个好地方,绿水青山、生活宜居、产业发展。”该县老年体协主席崔道高老同志感慨道,他表示作为退休干部将继续关注群众的生产生活,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继续和乡镇一道在乡村振兴新征程中再出新绩、立新功。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沿河县全面聚焦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高度重视“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行动,积极组织老干部宣讲服务团,深入各村各寨开展“树立文明乡风”宣讲活动,通过言传身教推进移风易俗,破除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陋习,倡导厚养薄葬,树立文明新风尚;组织群众基础较好、德高望重的老干部帮助调处纠纷、化解矛盾,教育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参与乡村振兴建设,鼓励群众时刻保持和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践行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全县各村各寨内掀起“推进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乡风”行动热潮,文明之风点面开花蔚然成风。

沿河县关工委副主任张永年参与乡村建设指导。沿河县老干中心供图

“老教授”心系明天“关心下一代”

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工程,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希望工程,是关系亿万家庭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

沿河县关工委高度重视青少年教育培养工作,积极动员引导离退休干部中“五老”同志主动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通过开展“四在学校·幸福校园”“家长学校”主题活动,使广大“五老同志”在关心下一代的广阔舞台上老有所为,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特别是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五失”青少年等群体的关爱,该县关工委、老干部局定期组织“五老”同志到中界、思渠、淇滩等乡镇(街道)开展“开学季·关爱行”慰问活动,给孩子们捐赠爱心礼包、送上学习文具,带去组织的关怀和温暖,积极鼓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关爱留守困难学生,引导学生树立自信、自立、自强的信心,激发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共资助留守、困难及品学兼优学生120多人。

同时,积极调动司法战线离退休老同志、老干部,重点围绕民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内容,深入13所县直学校,开展青少年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知法、守法、用法。截止目前,“五老”宣讲团,先后深入中界、淇滩、思渠等乡镇和学校开展党史和“五老话今昔”宣讲,共计8场次,覆盖4000余人,开展法治宣传教育20余场次,参加帮教活动6场次,参与社会调解工作10余次,义务开展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监督检查,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20余次。

“感谢老爷爷老奶奶们的爱心礼包!听了老奶奶的宣讲后,我内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我认识到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努力提升自己,将来为祖国、为社会、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该县三完小学生田代祥手捧爱心礼包,脸上洋溢着幸福之花。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沿河自治县老干活动中心的老干部老同志们虽然工作上退休了,但思想上并没有退休、志向上没有褪色。“五老”同志们将继续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为建设美丽沿河发展新篇章献余热、做贡献。(杨泽荣)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