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贵州文教

贵州乡土建筑“变形记”在贵州省博物馆上演

2021年09月07日11:19 | 来源:贵阳晚报
小字号

城乡交互,走过从乡村老屋拆下来的框架木料制作的“穿排亭”,步入贵州省博物馆四号展厅,这里正在举办的“考·工·记”贵州乡土建筑遗产保护创生展,呈现着贵安新区麻郎村石头寨、安顺七眼桥镇云山屯等6个典型村寨老屋样板修复案例,更是一个贵州乡土建筑修缮、保护的“变形记”展。此次展览将从9月4日持续至12月30日。

展示祖屋“修缮”技艺

唤起人们的乡土记忆

展览分为“守望故乡、修复传奇、活化共享”三个部分。“守望故乡”即“考”,现场展示了志愿者建筑师们测绘手稿、速写、图片等;“修复传奇”为“工”,一组组图片详细记载着场地清理、屋顶修复、木材加工、木架修复、墙体石作、上梁仪式、非遗研学……来自世界各地的建筑师和当地匠师们相互切磋,一座老宅“涅槃重生”的艰辛历程被一一展现;而“活化共享”则为“记”,传统建筑在修复中获得再生,人们共享乡土的人文生命。

目前,贵州有724个村寨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数量居中国第一,其中,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就有16个,但在近40年的城镇化进程中,不少乡土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创生迫在眉睫。

策展人越剑是贵州城乡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负责人,从2014年起,每年夏天他都带领志愿者在贵州乡村修房子。此工作营是上海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和法国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联盟的国际合作项目,已在本土开展了8年的工作。先后有来自中国、法国、英国、挪威、比利时、澳大利亚的257名志愿者对贵州9处历史建筑进行了修复传习。这次展览也是工作营对乡土建筑遗产保护从“记”到“技”的一个阶段总结,是对贵州如何保护乡土建筑遗产的一次有益的实践探索。

从“记”到“技”

探索贵州乡土建筑遗产保护

走进展览现场,犹如进入了工地,建筑铁架把展厅空间划分为上下两层,建筑模型、新旧对比图片、巨幅工匠群像、志愿者手绘图纸、修复记录,还有布依族小刨、汉人手锯、苗家角尺等45件传统木匠工具。

位于贵安新区麻郎村石头寨的“韦家族屋”,建筑面积252平方米,T型院落,有祖房、幺儿房、二儿房等,结构为承台式实木结构。修复后的老屋创生为了“民族民间博物馆”,祖房改为“韦家祠堂”,相邻的房间成为了展厅和乡村图书馆。

在安顺云山屯,志愿者们修复了“金家铺子”“金家小院”“黄家院子”三栋老宅,分别变身为屯堡生活馆、中国屯堡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站、“屯堡工作营”研学基地。

……

据展览资料显示,贵州村寨大多分布在浅山地区或有水源的山顶,根据不同地貌、地势形成两大类乡土建筑样式。一类为承台式,筑台建屋,顺势营造,主要分布在黔中、黔西南地区屯堡聚落和布依族村寨,页岩屋顶、石墙,统称“白房子”。另一类为干阑式的“黑房子”,分布在黔东南、黔南的苗、侗村寨,青瓦、树皮屋顶与深檐口,呈深色系。

越剑介绍说,贵州民居的“黑白”谱系与青山绿水形成了多样的水墨画卷,历经沧桑的洗礼,是贵州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和文化遗产,今天应该进入人们的视野。

《考工记》是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关于手工业技术的文献,记录了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此次展览为何以“考·工·记”为题,贵州省博物馆馆长李飞解释道:“考为考察、研究;工理解为工匠、工艺;记为技艺传承,呈现着中国传统建筑营造的核心精神。”

贵州省土木建筑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民居建筑大师罗德启认为,“贵州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是千百年农耕文化和文明的结晶,也是世界文化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乡土建筑遗产的修复传习过程中,一方面要控制不合理的建设行为,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原居民的实际需求,改善其生产和生活条件,如此,保护才能向前推进。”

据悉,在展期的双休日时段,还将会陆续开展贵州木匠修复老窗、小板凳亲子活动、大师讲座等丰富的互动活动,以提高公众对建筑遗产的关注度。(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刘辉 实习记者 王倩)

(责编:潘佳倩(实习)、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